君不见富人田多气益横,不惜货财买童仆。一朝叱咤嗔怒生,鞭血淋漓宁有情。
岂知骨肉本同胞,人儿吾儿何异形。呜呼!安得四海九州同一春,无复鬻女卖儿人。
【注释】
君:对别人的尊称。
贱妾:谦称自己的女子。
卖儿行:乐府曲调名。
嗟叹:表示惋惜、痛心。
骨肉本同胞:亲兄弟都是同胞,指儿子是父亲亲生的。
安得:哪里能得到。
四海九州同一春:希望天下太平,到处都像春天一样。
无复:不再有。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左右,当时唐玄宗已荒于政事,沉溺声色,朝政日非,国事日危。诗中揭露了当时社会上“富者田连阡陌”、“贱妾”却为“富人”所役使的社会现象,并深刻地批判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痛苦遭遇和强烈愤慨之情。
第一、二句说:你难道不知道,富有的人田多气益横,他不怕花费钱财买童仆吗?“叱咤”,大声呵斥怒骂。“宁有情”,难道还有一点感情吗?意思是有钱的人不怕花大钱买来童仆,但有钱买不到好儿子;“鞭血淋漓”是指鞭子打在身上流着鲜血,也买不到好儿子,这是讽刺那些富贵人家的家长只知用金钱买来奴仆,却不懂得教育子女。
三四句说:你岂知其骨肉本是同胞,儿子就是自己亲生的,怎么能将儿子当成奴隶来买卖?这里诗人用“人”与“儿”相对比,强调骨肉同根的关系。“吾儿”指儿子,“异形”是指不同形体。“呜呼”,感叹词,表示惋惜、痛心。“安得”,怎么得到。“四海九州”,泛指天下。“同一春”,希望世界和平,到处都像春天一样。这里诗人以天地自然万物为喻,希望人间也充满春天的气息。
五六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最后两句说:怎么能够再看到卖女儿卖儿子的场面呢?“安得”,希望怎样得到的意思。“四海九州”,泛指天下。“同一春”,希望世界和平,到处都像春天一样。诗人在这里运用反问的形式,表达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憧憬,表现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统治者的愤怒控诉。
这首诗通过揭露社会现实,批判了当时统治者骄奢淫逸的腐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痛苦遭遇的同情,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渴望国家统一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