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晓追趋汉殿东,九重春色万方同。
主恩接武云霄上,客鬓惊心岁月中。
勋业明时看补衮,文章壮志愧雕虫。
祥光夜出青藜杖,授简从容太乙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初春感兴
- 候晓追趋汉殿东: 清晨,追逐着晨光,前往汉殿的东侧。这句表达了诗人早起的情景,汉殿东可能是指宫殿或皇家建筑的方向。
- 九重春色万方同: 春天的气息遍布整个国家,每个地方都一样。九重指的是多层,这里形容国家的广阔与繁荣。
主恩接武云霄上
- 主恩: 指皇帝的恩典。
- 接武: 形容恩泽如同武术一样高强。
- 云霄上: 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地位。
- 这句诗表达了对皇帝恩赐的高度赞扬,以及自己能够获得如此高位的喜悦。
客鬓惊心岁月中
- 客鬓: 客人的白发,这里指远离家乡的游子。
- 惊心: 内心感到震惊,此处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 岁月中: 指时间的流逝。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快速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怀念。
勋业明时看补衮
- 勋业: 功勋事业,这里指的是个人的功绩。
- 明时: 清明的时代,指有贤明君主的时代。
- 补衮: 古代传说中有一个人叫补衮,善于修补衣服上的破洞,引申为治理国政、弥补过失。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在贤明的时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豪情壮志。
文章壮志愧雕虫
- 文章: 文学艺术成就。
- 壮志: 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 愧雕虫: 惭愧于用小技巧(如刻镂小虫等)来炫耀学问。
- 这句诗批评了那些只注重文字修饰而忽略实际才能的人,表达了诗人自己追求高远志向的决心。
祥光夜出青藜杖
- 祥光: 吉祥的光芒,这里比喻贤明的君王出现。
- 青藜杖: 古代的一种拐杖,常用来象征仙人。
- 这句描绘了一幅贤君辅佐下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
授简从容太乙宫
- 授简: 接受任命或授予权力。
- 从容太乙宫: 在太乙宫中(一种高级官员的居所)接受任命或授权。
- 整句表达了诗人被委以重任,将在朝廷中施展才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大事和个人志向的深刻思考。从“主恩接武云霄上”到“授简从容太乙宫”,诗人展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和时代的忧虑,也有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