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楫依河渚,凉飙起朝露。
伫望舒远目,空旷多幽趣。
牛羊四野驯,鸡犬千家聚。
阳羡饶山水,兹游惬吾素。
遥闻丹丘迹,乃在白云处。
扪舌欲生峰,停杯已含雾。
佳境莫教虚,济胜将何具。
同心足欢赏,浩歌时自娱。
紫虚如可从,便拟逃名去。

【解析】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作者在旅途中,观山看水,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全诗语言流畅、自然,富有情韵。首联“弥楫依河渚”点明地点和时间,写出了早晨出发的情景;“凉飙起朝露”描写了清晨天气凉爽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清幽的基调。颔联描绘出一幅辽阔宁静的乡村画卷,“多幽趣”点明了景色的迷人之处。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名利看淡的心态。

【答案】

译文:

一大早就乘着船从河中的小洲上出发,清晨清凉的风吹起了早晨的露珠。

远望四周,只见空旷的原野,处处都是幽静的情趣。

田野里牛羊成群,鸡犬在田间自由地觅食。

阳羡(今江苏宜兴)有丰富的山水资源,这次出游真让我心情舒畅。

遥想从前丹丘先生隐居的地方,就在那白云深处。

想要用舌头去触摸天边云烟缭绕的山峰,但只能停杯凝思,好像云雾已经笼罩了我。

这美好的景色怎能让人虚度光阴,要怎样才能尽情游览呢?

我们同心协力,一起欣赏这美景,畅快地唱着歌自得其乐。

如果能像紫虚洞一样可进入而不可留连,我就准备辞官归隐去了。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春初,诗人由江州赴任毗陵(今江苏常熟)刺史,行至阳羡时所作。诗写于早行途中,描绘了一路所见的优美风光和愉悦心情,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超脱的精神。

开头四句交代了出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弥楫依河渚,凉飙起朝露。”诗人清晨从河中小洲出发,一路上清风徐徐。“弥楫”,指船满帆,这里借指船只。这两句不仅点出了时间和地点,而且渲染了清新宁静的气氛。“凉飙”二字,既点出了气候特点,又渲染了清冷之感。“起朝露”三字,不仅表明了时间,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清晨,露水滋润着大地万物。诗人站在江边的沙洲上,放眼望去,一片苍翠,万籁俱寂。“凉飙”、“朝露”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为全诗定下了清幽的基调。

颔联“伫望舒远目,空旷多幽趣”。“伫望”二字,写出了诗人在行进中的静态形象:凝神远眺,心旷神怡。他看到眼前空阔原野,到处充满了幽雅恬静的情趣。这两句诗以简炼的语言刻画了开阔的景物,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舒远目”,指目光放达、开朗。“空旷多幽趣”,即指空旷的原野,到处充满了幽静的情趣。

颈联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美好,并抒发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牛羊四野驯,鸡犬千家聚。”“牛羊四野驯”,指的是田里的牛、羊都驯服地在田里吃草。“鸡犬千家聚”,指鸡鸣狗叫声此起彼伏,千家万户的家禽聚集在一起鸣叫。诗人在这里用“四野”“千家”这两个数量词,突出了农家田园的广阔和繁忙景象,表现出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四野”是指四周的田野。“千家”是指周围众多的农家。诗人在这里运用“四野”“千家”这一夸张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田园生活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尾联“阳羡饶山水,兹游惬吾素”。“阳羡”是地名,位于今江苏宜兴境内。诗人在此处游览了阳羡山水后,心情格外舒畅。“兹游惬吾素”,意为这次出游非常惬意,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这里的“兹游”指这次旅行,“吾素”指自己的素志。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名利看淡的心态。

这首诗写于早行途中,描绘了一路所见的优美风光和愉悦心情,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超脱的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