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未初秋月八日,吾今六十六年过。
风云自庆明时遇,岁月堪怜暮景多。
缑岭笙箫怀子晋,恒河津筏念弥陀。
尧天舜日知何有,白石南山浩浩歌。

诗句输出:

风云自庆明时遇,岁月堪怜暮景多。

缑岭笙箫怀子晋,恒河津筏念弥陀。

尧天舜日知何有,白石南山浩浩歌。

译文注释:
丁未初秋月八日,我今已经六十六年过去了。
风云变幻如同在庆祝盛世时期的到来,岁月蹉跎令人怜惜那逝去的晚年时光。
在缑岭上吹奏笙箫怀念子晋,在恒河里划着小舟思念弥陀。
即使有尧天舜日这样的美好时光,也不过是一场梦幻而已,只有白石山高高的山峰才能让我放声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王弘诲的作品《丁未初度自述·其一》。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经历和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丁未初度自述,吾今六十六年过”,表明了诗人对自己年龄的感叹,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风云自庆明时遇,岁月堪怜暮景多”则描绘了诗人对过去时代的美好回忆,以及面对年华老去时的无奈情绪。

在后四句中,诗人转向了内心的感受与思索。“缑岭笙箫怀子晋,恒河津筏念弥陀。”诗人在缑岭之上吹笙箫以怀念古代贤人子晋,在恒河边上泛舟寄托思念佛祖弥陀的愿望。这些句子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虔诚情感,也体现了他对于宗教与哲学的思考。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领悟。

最后两句“尧天舜日知何有,白石南山浩浩歌。”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赞美和向往。尽管尧舜时代的盛世已经不复存在,但是自然界的壮美仍然可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豪迈与自由。诗人在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宽广与豁达,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升华的生活态度。

《丁未初度自述·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蕴含着深邃哲理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宗教和自然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