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楼台几废兴,入门双树叩山僧。
空斋载酒随缘到,飞阁观潮问路登。
心叩如来传法密,迹寻坡老旧游曾。
风流河朔怜同调,清话能消过雨蒸。
夏日同樊寓公柯袁郑三孝廉游天宁寺登怀坡堂诸古迹
【注释】:
- 夏日:指夏天。同:和。樊寓公:指樊宗训,字子开,唐代人。柯袁郑三:即柯绍,袁皓,郑颢。都是宋代人。
- 废兴:荒废、兴盛。
- 入门:进入寺院的大门。双树:指寺院中的两颗大树。叩山僧:向山中的和尚请教。
- 空斋:空无一人的寺庙。载酒(zài):携带酒食,准备酒食。随缘到:随遇而安,随意而来。
- 飞阁:高耸入云的楼阁。观潮:观看潮水涨落。问路登:询问道路,登上。
- 心叩:内心虔诚地祈祷。如来:佛教中指佛陀。传法密:传授佛经秘密。
- 迹寻:探寻踪迹。坡老:指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游曾:曾经游历或游览过。
- 河朔:泛指北方边境地区,特指南宋境内北方边远地区。怜同调:同情有相同志趣的人。
- 清话:清谈,清谈闲话,清谈逸语。能消:能够消除。
【译文】:
夏日里,樊宗训、柯绍、袁皓、郑颢这四位朋友一起游览了天宁寺和怀坡堂这些古迹。
古代的寺庙楼台几经兴废,我们走进大门,便听到两位僧人正在敲打着寺中的大树枝头。
空荡荡的庙堂里,我携带着酒菜随意而来,随意而去,没有拘束。高高的阁楼上,我观看着潮水的涨落,询问着前往的道路。
我的心中充满对佛陀传授佛法的虔诚,追寻着那些曾经游历过这些地方的老前辈们留下的足迹。
我对这些风流倜傥的北方边塞人士感到惋惜,他们与我一样,都对佛法有着深厚的情感。当我们在清凉宁静的环境中畅谈起佛法时,那些烦忧忧虑就像雨后的雾气一样消散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与樊、柯、袁、郑四位好友在夏日共同游览天宁寺怀坡堂等古迹时所作。诗中通过对古寺楼台、山僧、空斋、飞阁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夏日游览的乐趣和对古迹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追求和对过去游历过的老前辈们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