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缓修旭,薰风净游尘。
萧然澹闲馆,虚白生微春。
鞅掌谢物役,竹素探奇珍。
冥搜七略备,玄览百家陈。
展卷一以玩,触处洞原因。
千圣久湮没,诸子争嶙峋。
微言著简册,浩瀚凌霄垠。
一致而百虑,沧海譬浮津。
旷观宇宙来,经纬难具论。
掩帙且默坐,息念存吾真。
玩物徒丧志,无乃劳精神。
所以鲁中叟,一贯遗陶甄。
森森万象间,心上分经纶。
矧今际熙代,大道炳苍旻。
六经与诸子,日月等参辰。
异趣均亡羊,斯言当书绅。
常恐蒲柳姿,偃蹇随荆榛。
勉旃策康庄,他岐息征轮。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六月。当时苏轼谪居黄州,闲居无事,读书自娱。这首诗就是作者在闲暇之余读书有感而作的一首七律。
首联“朱明缓修旭,薰风净游尘。”朱明即指夏日。“缓修”是缓慢修整的意思。“薰风”是和煦的春风。两句的意思是:夏日阳光柔和,春风吹拂着游尘。这是描写夏秋之交的景象。
颔联“萧然澹闲馆,虚白生微春。”两句的意思是:萧然是指闲适的样子。“虚白”是形容春天天空湛蓝,云彩洁白如棉。两句的意思:闲适的馆舍中,天与地浑然一色,白云朵朵。这是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颈联“鞅掌谢物役,竹素探奇珍。”“鞅掌”是指忙乱,劳累之意。“探奇珍”是指探索奇书。两句的意思是:忙碌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了,于是开始研究那些珍贵的书籍。这是作者写自己读书的感受。
尾联“冥搜七略备,玄览百家陈。”意思是说:我通过冥思苦想,已经把《七略》全部掌握了,也把各种学说都研究透彻了。“七略”是古代图书分类法,由汉朝刘歆制定。“玄览”是深入地观察,理解。两句的意思是:我已经把《七略》都学完了,对于各种学术也已经理解透彻。这是作者对自己学识水平的评价。
中间两联主要写诗人读了很多书,有很多收获。
最后两联主要是写诗人对知识的尊重态度,他认为知识是无价的财富,应该好好珍惜,不能浪费。这也是他为人处事的原则,所以最后用“所以鲁中叟,一贯遗陶甄”来总结自己的思想。
全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