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入初冬候,芙蓉晚未残。
客逢贤郡守,游识旧江山。
帝子归何处,仙人去不还。
独怜庵上月,犹自照酡颜。
【诗句释义】
芙蓉庵: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故居所在地。
暖入初冬候:初冬时节,天气渐渐变暖。
芙蓉晚未残:傍晚时分,芙蓉花还未凋零。
客逢贤郡守:诗人在芙蓉庵遇到了贤明的郡守(地方官)。
游识旧江山:游览过曾经熟悉的山河景色。
帝子归何处:皇帝的子女(太子)在哪里?这一句可能是对当时太子李亨的隐晦指代。
仙人去不还:仙人(这里可能暗指李亨或他的亲信)已经不在了。
独怜庵上月,犹自照酡颜:独自怜爱着芙蓉庵上方的月亮,它仍然照亮着我那因饮酒而红润的面颊。
【译文】
初冬的阳光温暖地洒落在芙蓉庵上,芙蓉花在傍晚时分还未凋零。
我在这里遇到一位贤明的地方官,游览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山河景色。
皇帝的子女在哪里?这位贤明的地方官是否还在?
只愿那芙蓉庵上的月亮能够永远照亮,为我那因饮酒过量而红润的面颊增添光彩。
【赏析】
此诗为杜甫晚年所作。杜甫一生坎坷,晚年被贬到成都,生活困顿,但依然保持着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这首诗就是他在芙蓉庵中写下的,表达了他对于世事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首句“暖入初冬候”,描绘了芙蓉庵在初冬时节的美景,暖和的气息让初冬也变得温暖起来。这句诗不仅写出了芙蓉庵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温暖和喜悦。
次句“芙蓉晚未残”,则是写芙蓉花在傍晚时分仍然盛开的景象。这里的“芙蓉”既指花,也暗指诗人自己。诗人用“晚未残”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即使身处困境,也依然保持一份乐观和坚韧。这种乐观的态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坚强和执着。
第三句“客逢贤郡守”,则是写诗人在芙蓉庵中遇到了一位贤明的地方官。诗人用“贤郡守”来形容这位地方官,表达了他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一颗感恩的心。
第四句“游识旧江山”,诗人回忆起过去曾经游览过的山河景色,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也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眷恋。
第五句“帝子归何处”,则是一个疑问句,诗人用这个疑问句引出了对自己命运的思考。这里的“帝子”可能暗指李亨或其他重要人物,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人的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第六句“仙人去不还”,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这里的“仙人”可能暗指李亨或其他重要人物,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离去后的无奈和惋惜。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领悟。
最后一句“独怜庵上月,犹自照酡颜”,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独怜”来表达自己对这一美景的喜爱和珍视,同时又通过“犹自照酡颜”来表达自己因饮酒过量而产生的红润面颊。这句诗既展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芙蓉庵美景的描写以及对生活中各种事物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