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台上得观韶,十月飞葭律气调。
日落圭琮横极浦,天晴钟磬倚层霄。
华虫已破洪荒远,辇路空馀紫翠遥。
圣世只今崇述作,欲将古调献明朝。

【注释】九成台:即中天台,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得观韶:指观赏乐舞演奏。十月飞葭律气调:指农历十月冬至,阳气开始上升,寒气逐渐消退。日落圭琮横极浦:指日落黄昏时,太阳照射下,水中的月亮如同一块玉圭和一只玉琮,横陈在河中。天晴钟磬倚层霄:指晴天时,天上的云霞映照着钟磬的声音,仿佛它们挂在高高的蓝天之上。华虫已破洪荒远:指古代传说中的龙凤图案已经破碎,不再出现。辇路空馀紫翠遥:指皇帝乘坐的车辆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紫色和绿色的草木。圣世只今崇述作,欲将古调献明朝:指当今皇上仍然崇尚《雅》、《颂》这些古代的乐曲,想将这些乐曲献给明朝。

【赏析】此诗是元代诗人萨都剌的作品。全诗以“九成台”为题,抒发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对九成台上的音乐演奏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首联写音乐演奏的场景。诗人登上九成台,观赏了乐舞演奏。这里的“九成台”,指的是南京附近的一座山,相传是当年舜帝南巡时登临观看风景的地方,因此被称为“九成”。在这里,诗人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妙的音乐世界之中。

颔联描写日落时分的景象。当太阳西沉,月光洒满大地时,诗人看到水中的月亮如同一块玉圭和一只玉琮,横陈在河中。这一幅景象既美丽又神秘,让人陶醉其中。同时,天空中的云霞也映照着钟磬的声音,仿佛它们是挂在高高的蓝天之上一般。

颈联描绘了皇帝出行时的车辆和植被。当天气晴朗时,皇帝的车驾早已不见踪影,只留下紫色和绿色的草木。这里,诗人用“辇路”这一词语来形容皇帝曾经走过的道路,而“紫翠遥”则形容这些道路两旁的植被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尾联抒发了作者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诗人认为,当今皇上仍然崇尚《雅》《颂》等古代的乐曲,并想将这些乐曲献给明朝。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音乐的重视和推崇。

这首诗通过描绘音乐演奏的场景、日落时分的美景以及皇帝出行时的情景,展现了诗歌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