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金之岁辰之月,青萝出山寻少华。
闲向北窗寻靖节,醉来东岳咏梅花。
千峰寒雨夜促席,七碗清风春试茶。
别后杳然嗟与处,江天回首隔尘沙。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
“火金之岁”“青萝出山寻少华”:火,指代唐玄宗天宝初年;“青萝”是诗人的别号,“少华”是詹少华的字,这里借指他;“火金”,喻指安禄山叛军;“青萝”是诗人的别号,“少华”是詹少华的字,这里借指他。诗人在天宝年间,因避安史之乱,隐居山林。
“闲向北窗寻靖节”:靖节,陶渊明;“北窗”,即北窗风。这里借指自己。靖节先生,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杰出的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他的作品中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情趣和追求自由、超脱尘世的愿望。
“醉来东岳咏梅花”:东岳,泰山;“咏”,吟诵。这里借指自己。杜甫晚年流寓秦州作《诸将五首》中有“酒酣聊命笔,诗成吟君诗”句。
“千峰寒雨夜促席,七碗清风春试茶”:千峰,形容山势高峻重叠;寒雨,天气寒冷;“促席”,催促客人开宴;“七碗清风”,形容饮酒多;“春试茶”,比喻生活清苦。这里借指自己。
“别后杳然嗟与处,江天回首隔尘沙”:杳然,渺远;“江天”,江水天空,这里借指故乡;“尘沙”,指世事烦扰。这里借指故乡。诗人在长安为官多年,因遭权贵排挤而罢职。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杜甫携妻子儿女由奉先避难到凤翔,次年又辗转到达秦州(今陕西天水县)。这两句写自己离开故乡以后,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答案】
火金之岁辰之月,青萝出山寻少华。
天宝初年,因避安史之乱,诗人在山林中隐居。
闲向北窗寻靖节,醉来东岳咏梅花。
东晋末年,陶渊明退居田园。晚年,诗人也向往陶渊明那种不仕乱世的隐居生活。
千峰寒雨夜促席,七碗清风春试茶。
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诗人弃官携家逃难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过着清贫的生活
别后杳然嗟与处,江天回首隔尘沙。
诗人离开故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难以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