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遍堪舆未畅怀,直从沧海见斯涯。
山当午会千年出,谁向三峰上界来。
真诰谩将符录主,万灵应护洞天开。
凭公为写丹青幅,四百峰头取次裁。
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
历遍堪舆未畅怀,直从沧海见斯涯。
山当午会千年出,谁向三峰上界来。
真诰谩将符录主,万灵应护洞天开。
凭公为写丹青幅,四百峰头取次裁。
这首诗是明朝王渐逵的作品《望罗浮和甘泉韵四首》。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 “历遍堪舆未畅怀”:描述了诗人对堪舆(地理风水)的深入探索和思考,但仍未找到心中的平衡与满足。
- “直从沧海见斯涯”:表达了诗人决心直接面对广阔的大海,并从中寻找心灵的归宿和答案。
- “山当午会千年出”:描绘了山脉在中午时分的景象,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时间的积累。
- “谁向三峰上界来”:询问是否有人能够到达山峰之上,寻求更高层次的理解和启示。
- “真诰谩将符录主”:表达了对于道教真教的质疑,认为其只是表面的宣传,而非真正的教义或真理。
- “万灵应护洞天开”:暗示所有的神灵都应保护这个地方,使其保持开放和纯洁。
- “凭公为写丹青幅,四百峰头取次裁”:请求对方创作一幅画,描绘这些山峰的美丽和壮观。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体现了王渐逵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素养。通过对其内容的详细解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思想,以及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