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不数祝融峰,势接天门第几重。
图影漫寻途以失,青苍凝望兴偏浓。
欲从蝴蝶窥玄洞,喜有梅花认旧踪。
记得石楼溪畔路,铁桥横处夹双松。
诗句释义
1. 衡阳不数祝融峰,势接天门第几重。
注释: 衡阳(今属中国湖南省)不将祝融峰视为最高峰,因为其与天门山相比,似乎显得不那么雄伟。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衡山(即祝融峰)的高度并不感到特别震撼的情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泰山被视为“五岳之首”,而衡山虽高,但在诗人看来,并未达到泰山那样的极致高度。
2. 图影漫寻途以失,青苍凝望兴偏浓。
注释: 在探索山峰的路径上,诗人因迷失方向而感到困惑;站在高处,望着青山绿水,他的兴致愈发浓厚。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探险时的迷茫和欣赏自然美景时的喜悦。通过“图影漫寻途以失”反映了诗人寻找道路的困难,而“青苍凝望兴偏浓”则描绘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
3. 欲从蝴蝶窥玄洞,喜有梅花认旧踪。
注释: 想要像蝴蝶一样进入神秘的山洞,很高兴能认出梅花是旧路的标志。
赏析: 这里的“窥玄洞”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洞穴或秘密通道,而“梅花认旧踪”则意味着通过熟悉的标记(如梅花)来识别曾经走过的道路。这种比喻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过去经历的怀念。
4. 记得石楼溪畔路,铁桥横处夹双松。
注释: 记得石楼溪边小路,铁桥横卧,两旁是两棵松树。
赏析: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景色,铁桥横跨在溪流之上,两边各有一棵苍劲的松树,为这幅画增添了几分古朴和野性的气息。
译文
衡阳不必数祝融峰,它与天门并列几重峰。
图景迷惘寻路失,青山绿水令人心潮涌。
欲从蝴蝶探玄洞,喜见梅花识旧踪。
石楼溪边小路记,铁桥旁两松风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和独特体验。从描述衡山的雄伟到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再到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渗透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