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屿孤标传海外,东南奇胜迥人间。
楼台隔水深深映,猿鹤依人故故闲。
梵劫已空云老相,江山曾识大苏颜。
迁臣过客遥相感,儒雅风流自一班。
【注释】
和郡守简一川韵二首:即“和郡守简”之韵作的二首诗。简,通间。
岛屿孤标传海外,东南奇胜迥人间。
楼台隔水深深映,猿鹤依人故故闲。
梵劫已空云老相,江山曾识大苏颜。
迁臣过客遥相感,儒雅风流自一班。
【赏析】
此诗为酬赠之作。前四句写景,后六句是作者对郡守的颂扬。
第一联“岛屿孤标传海外,东南奇胜迥人间。”点出所咏对象是海岛;“孤岛”,也指代了朝廷。诗人以“孤标”“传”字起兴,表明自己志在四方、胸怀壮阔。“东南”一词,不仅指地理位置,也寓有政治上的用意,暗合了当时的政治形势。“迥人间”,突出了“孤标”的高大、雄伟,表现出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怀。
第二联“楼台隔水深深映,猿鹤依人故故闲。”“隔水”,既指地理环境,也暗示着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深映”、“故故闲”,写出了楼台的宏伟壮观,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
第三联“梵劫已空云老相,江山曾识大苏颜。”这里“梵劫”指佛教中所说的劫数,借指世事的沧桑变化。“云老”是指佛经所说如来的法身,这里用以比喻郡守的崇高地位。“江山曾识大苏”,指的是苏轼曾到过这个地方,这既是赞美郡守,也是对友人的称许。
第四联“迁臣过客遥相感,儒雅风流自一班。”这里的“迁臣过客”,指的是那些因战乱或其它原因而离开故乡的人。他们虽然远离故土,但却因为郡守的高尚品德而感到欣慰。最后一句中的“儒雅风流”,既是指郡守的儒雅风度,也是指他本人的高风亮节。这一句是对郡守的赞颂之辞。
全诗通过对景物描写以及人事关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郡守的敬仰之情,同时表达了他对于仕途的淡薄之意,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