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纪皇明传胜异,游当春日陟崔嵬。
灵光自直南离盛,瑞气多从午会开。
题石即为王子洞,寻源堪筑右溪台。
吾儒真乐堪如此,招隐移文莫浪猜。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中洞山美景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初访中洞山八咏(第一句):初次访问中洞山,观赏了八首诗。

代纪皇明传胜异(第二句),游当春日陟崔嵬。

  • “代纪”可能是指某个朝代的记录或记载。”皇明”可能指的是皇帝的英明统治。”传胜异”意味着传播美好的事物。
  • “游当春日陟崔嵬”描述了春天的景色和登山的过程。这里的“陟”是攀登的意思,”崔嵬”形容山峰高峻。

灵光自直南离盛,瑞气多从午会开(第三四句)。

  • “灵光”可能是指山的灵气或美丽的景象。”南离”可能是描述太阳或者阳光照耀的场景。
  • “瑞气”通常指吉祥的气息,与佛教中的瑞相有关。”多从午会开”则是指中午时分,阳光最为强烈。

题石即为王子洞,寻源堪筑右溪台(第五六句)。

  • “题石”可能是指在岩石上刻下诗文或者进行其他形式的艺术创作。”王子洞”可能是指山洞的名字,或者是某个人的名字(因为古代文人往往以王自称)。
  • “寻源”指的是寻找水源,可能是为了建造一个可以饮用或者灌溉的水利设施。”右溪台”则是指位于山右面的水边平台,可能是供人休息、观景的地方。

吾儒真乐堪如此,招隐移文莫浪猜(最后两句)。

  • “吾儒”指的是儒家学者,”真乐”表示真正的快乐。”堪”在这里是足以、可以的意思。
  • “招隐”是指隐居避世的生活,”移文”可能是指撰写文章或者书信来表达这种生活态度。
  • “莫浪猜”意味着不要胡乱猜测或误解,要保持理智的判断。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中洞山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描写春季登峰、阳光照射、岩石题诗等场景,展现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保持理性判断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