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峙逍遥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
峰头湿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
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他以游山和白沙晚酌为题,创作了十首诗。每首诗都有特定的意象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下面是这首诗的内容:
台峙逍遥隔一溪,世人相望自相迷。
峰头湿翠开仍合,云外红尘簇更低。
已辨渔舟擎独桨,更宜村酒挈双提。
掉歌乘兴杳然去,又逐轻鸥下紫泥。
注释:
- 台峙:高耸的山峰。
- 逍遥:悠闲自在。
- 隔一溪:隔着一条溪流。
- 世人相望自相迷:指人们相互观望而迷失方向。
- 峰头湿翠开仍合:指山峰上的绿树丛生,时而分开时而聚合。
- 云外红尘簇更低:指云雾之中的尘埃比地面上的要低。
- 已辨渔舟擎独桨:指已经分辨出渔船上的人手持一根船桨。
- 更宜村酒挈双提:指更适合携带两瓶村酿的酒。
- 掉歌乘兴杳然去:指随着兴致唱着歌曲而去。
- 又逐轻鸥下紫泥:指又追赶轻盈的鸥鸟从紫泥桥飞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黄庭坚在游山时所看到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山峰的高大和树木的茂密,以及云雾中尘埃的低垂。他还描述了渔船上的人手持一根船桨,更适合携带两瓶村酿的酒,以及自己随着兴致唱着歌曲而去的情景。最后,他又追赶轻盈的鸥鸟从紫泥桥飞过。整首诗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