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改色,草木不失性。
如何世上人,蒙养犹未正。
皇王既异治,帝伯不同政。
我欲观无始,端居执其柄。

诗词原文:

江山不改色,草木不失性。

如何世上人,蒙养犹未正。

皇王既异治,帝伯不同政。

我欲观无始,端居执其柄。

  • 注释与赏析:
  1. 江山不改色,草木不失性
  • 注释:”江山”指自然景观或国家的领土;”草木”指自然界中的植物。这两句表达的是对自然界不变规律的赞美。
  • 赏析:通过对比人世的纷扰与自然的恒久不变,强调了自然界的恒久性和恒定性,暗示人类社会的变动和无常。
  1. 如何世上人,蒙养犹未正
  • 注释:”世人”指当代的人,“蒙养”通常指接受教育或培养,这里指社会教育和道德规范的养成。
  • 赏析:诗人对社会上许多人尚未接受正确的道德和法律教育表示忧虑。
  1. 皇王既异治,帝伯不同政
  • 注释:”皇王”和”帝伯”可能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诸侯王。”治理”和”政治”在这里是指国家的政治管理和统治方式。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不同时代、不同统治者的统治方式和政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观察和评论。
  1. 我欲观无始,端居执其柄
  • 注释:”无始”指的是没有开始的状态,即永恒的起点;”端居”意为端正地坐着;”执其柄”意味着掌握权柄或主导事务的能力。
  • 赏析:诗人表达了一种追求永恒正义和秩序的愿望,希望通过端正地坐稳位置并掌握权力来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世界的恒定不变与人世间的动荡不安形成鲜明对比,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不满的情感。整体而言,它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道德规范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治理模式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