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荫控积翠,清芬敞遥阁。
昔闻象山翁,端居抱尊爵。
慧悟既凝性,顿超早成学。
众木扫秋飙,枝叶自刊落。
千载沦其真,于焉再充拓。
邈矣忆斯人,卓哉古先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语言表达。

“谒象山书院”是诗的标题,点明了全诗的主旨。首联“层荫控积翠,清芬敞遥阁”,写书院的幽静环境。第二联“昔闻象山翁,端居抱尊爵”,写自己仰慕象山先生。第三联“慧悟既凝性,顿超早成学”,写自己在学问上的成就。第四连“众木扫秋飙,枝叶自刊落”,写树木被秋风所扫落,比喻自己的学问已无根基。第五联“千载沦其真,于焉再充拓”,“沦”,指被埋没;“再充拓”,指后来得到重用。尾联“邈矣忆斯人,卓哉古先觉”是说对象山先生的怀念之情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答案】

译文:
层层树荫遮住了青翠的山峦,清新的芳香弥漫着高远的阁楼。
以前听说过象山先生,他端庄地坐着享受尊荣。
智慧和悟性使他的本性凝聚,很快就能成为学者。
众多的树木被秋风扫落,枝叶自然凋零。
千年来他的思想已经湮没,在这里我再次充实扩展。
远远地怀念这位先生,真是古代的圣贤先知。
赏析: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时作者为杭州通判。诗中描写了诗人对杭州象山书院的向往之情,并以此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怀念之情。
“谒象山书院”是诗的标题,点明了全诗的主旨。首联“层荫控积翠,清芬敞遥阁”,写书院的幽静环境。第二联“昔闻象山翁,端居抱尊爵”,写自己仰慕象山先生。第三联“慧悟既凝性,顿超早成学”,写自己在学问上的成就。第四连“众木扫秋飙,枝叶自刊落”,写树木被秋风所扫落,比喻自己的学问已无根基。第五联“千载沦其真,于焉再充拓”,“沦”,指被埋没;“再充拓”,指后来得到重用。末联“邈矣忆斯人,卓哉古先觉”是说对象山先生的怀念之情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此诗以咏怀的方式抒写了对杭州西泠印社和象山书院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