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黄山自然风光的诗。下面是逐句解释和译文:
题黄山
杖黎得得入云看,中有幽篁下有兰。
“杖黎”指的是手杖,”得得”形容走路时声音轻快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行走在山路上的情景。”幽篁”指竹林,”下有兰”则是指竹林深处有兰花盛开。
注释:描绘了一幅人在山中行走,周围是葱郁的竹林,而竹丛深处有兰花盛开的画面。
百道飞泉鸣玉佩,千寻石柱架琼峦。
“百道飞泉”表示有很多条小溪流如瀑布般飞泻而下,”鸣玉佩”形容泉水的声音清脆如同玉佩相撞。”千寻石柱”指的是高大的岩石柱子,”架琼峦”则比喻这些岩石如同仙境中的阶梯一般。
注释:形象地描绘了黄山上众多飞瀑与奇岩的壮观景象。
隔林幢影招青鸟,出洞箫声送彩鸾。
“隔林幢影”指的是树木之间的影子,可能是指阳光穿过树梢投下的斑驳光影。”青鸟”是一种传说中的鸟类,常用来比喻使者或信使。”出洞箫声”指的是从洞穴中传出的悠扬箫声,”彩鸾”通常用来形容凤凰一类的神鸟。
注释:通过想象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神物的互动,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地位清高人罕至,好收风景入琴弹。
“地位清高”形容黄山的位置很高,很少有人能够攀登到其高处欣赏美景。”收风景入琴弹”则是表达了诗人将黄山的美景纳入琴曲之中的愿望。
注释:反映了诗人对黄山美景的向往以及想要将其珍藏于心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营造了一个既有山水之美又有人情之韵的画面。诗人通过对黄山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体验,不仅展现了黄山的自然美,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整首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充满了诗性和画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