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者终已矣,存者日以衰。秋风感人情,胡能不悲思。
胤子至我前,楚楚有令仪。谓从嘉祥月,奉君掩累。
托体青山阿,夜台甗音辉。昔君常相近,今者隔泉闱。
陇下一杯酒,酹君讵能知。
诗句原文:
述者终已矣,存者日以衰。秋风感人情,胡能不悲思。
译文注释:
这首诗是明朝王问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者的哀思与怀念。”述者终已矣”,意味着叙述者已经结束生命,”存者日以衰”则反映了诗人对现存之人日渐衰弱的悲哀感受。”秋风感人情,胡能不悲思”描述了秋风触动了人们的哀伤之情,引发了诗人无尽的悲伤和思念。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人物的动态,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过往的回忆。诗中的”秋风”、”人”和”情”等元素,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同时,诗人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深情,充满了哲理和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和深沉。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观察,诗人展示了自己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理解,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值得品读的经典之作。
在古代诗词中,此类作品往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它们不仅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因此,研究这类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文化背景。同时,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类作品也可以作为一种心灵的慰藉,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丝宁静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