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湾野木古城隅,何处昌平是旧庐。
气带幽并多感慨,策如晁董亦迂疏。
同时下第谁云屈,此外求言总是虚。
不尽怀贤千古意,执鞭无路欲何如。
诗句释义:
昌平刘谏议祠 - 指位于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的刘谏议(刘恕)的祠堂。刘恕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职。
荒湾野木古城隅 - 描述了一处荒凉的海湾边上,生长着野木的古城墙角落。这可能暗示了某种历史遗迹或遗址。
何处昌平是旧庐 - 询问在昌平这个地方是否有过去的居住之所。昌平是一个地名,通常指的是北京的一个区域,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历史场所。
气带幽并多感慨 - 形容刘恕的气质和性格带有北方的豪迈与深沉。”幽并”通常指代北部地区,这里可能暗喻其性格中的坚定与刚烈。
策如晁董亦迂疏 - 比喻刘恕的政策或策略,如同古代名臣晁错(Qiao Xuē)和董仲舒(Dong Zhongshu)一样,可能过于迂腐或不切实际。
同时下第谁云屈 - 指在同一时期考试落榜的人中,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屈服于权势而落榜的。
此外求言总是虚 - 表示在其他方面寻求意见时,总是显得不够真实或有效。这里的“虚”可能意味着不真诚或不实际。
不尽怀贤千古意 - 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怀有贤德之人的敬仰之情,这种情感是永恒的,跨越时空的。
执鞭无路欲何如 - 表达了一种无奈或困惑的情绪,可能是对自己无法实现某些抱负或理想感到遗憾。这里的“执鞭”可能象征着追随或服务他人,但却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译文:
昌平县刘谏议的庙宇
荒废的海湾旁长满了野木,古老的城墙角落里。
他的气质中有北方的豪迈与深沉,政策和策略像古代的晁错和董仲舒一样,可能太过迂腐或不切实际。
在同一时期落榜的人中,谁会承认是因为屈服于权势?
在其他场合寻求意见总是显得不够真实或有效。
对历史上那些怀有贤德之人的敬仰之情,这种情感是永恒的,跨越时空。
面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可能是对自己的理想追求感到遗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念和致敬历史人物的诗作。通过对昌平刘谏议祠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他人格魅力的赞赏和对其成就的认可。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荒湾野木、古城隅等,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感和文化底蕴的场景。同时,诗人通过对比和反问,展现了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思和个人的理想失落感。整体上,这首诗既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也反映了个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