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长安道,东风送客归。
十年桓氏学,此日老莱衣。
江入青春暖,云随画鹢飞。
钜公名笔在,桑梓自光辉。
诗词原文:
寿彭宣父
三月长安道,东风送客归。
十年桓氏学,此日老莱衣。
江入青春暖,云随画鹢飞。
钜公名笔在,桑梓自光辉。
译文:
寿彭宣父
三月的长安道路,温暖的东风送别了客人。
学习桓氏十年,今日你已满头白发。
江水流入春天的温暖,彩云随着画船飞翔。
你的名声如巨公笔,故乡自有辉煌照人。
注释:
- 三月长安道: 指诗人在春天时经过长安的道路,长安是当时的都城。
- 东风送客归: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温暖,诗人在这里用东风比喻春天的来临和对友人的送别。
- 十年桓氏学: 桓氏指的是古代的一个家族,这里指诗人在学习或研究这个家族的学问时度过了十年。
- 此日老莱衣: 老莱衣是一种传统的老人装束,这里可能意味着诗人已经变老,但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学习态度。
- 江入青春暖: 江水流入春天的温暖,这里的江可以理解为时间,春暖则象征生机勃勃的春天。
- 云随画鹢飞: 云彩随着船只飞翔,这里可能暗喻诗人的才华如同天空中的云彩,随风飘荡,自由自在。
- 钜公名笔在: 钜公指的是地位很高的人物,这里指诗人的名声和才华,就像巨公一样重要。
- 桑梓自光辉: 故乡自有辉煌照人,桑梓是指故乡,这里的光辉可能代表家乡的文化和教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彭宣父的祝福和赞美,以及对其一生学术成就的肯定。首句“三月长安道,东风送客归”描绘了一幅送别的景象,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对友人的不舍。接下来“十年桓氏学,此日老莱衣”赞扬了彭宣父在十年中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地学习的精神。第三句“江入青春暖,云随画鹢飞”则以大自然的景象喻示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的才华和名誉能像春天般温暖人心,像云彩般自由飞扬。最后一句“钜公名笔在,桑梓自光辉”是对彭宣父个人才华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故乡的敬仰,认为他的成就将为故乡带来荣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祝福,又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