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宦蓬应似,往来唯所飘。
振衣聊息驾,鸣玉更趋朝。
惯学金门隐,多惭华鬓饶。
沧洲有故侣,松桂欲相招。
初入都寄亲知
薄宦蓬应似,往来唯所飘。
振衣聊息驾,鸣玉更趋朝。
惯学金门隐,多惭华鬓饶。
沧洲有故侣,松桂欲相招。
注释:
- 薄宦蓬应似:指地位卑微的官职像飘蓬一样不定。
- 往来唯所飘:形容自己漂泊不定,随处可去。
- 振衣聊息驾:指在车上整理衣服准备下车。
- 鸣玉更趋朝:形容穿着玉饰的衣服,快步走向朝廷。
- 惯学金门隐:形容习惯于隐居生活。
- 多惭华鬓饶:表示因为头发变白而感到惭愧。
- 沧洲有故侣:沧洲,泛指水边之地;故侣,老朋友或旧友。
- 松桂欲相招:想要邀请他们一起到松树林和桂花树下聚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初入京都时的心境和感慨。诗中用“薄宦蓬应似”来比喻自己地位卑微、如飘蓬一般不定,反映了诗人初出茅庐的迷茫与不安。接着,诗人通过“往来唯所飘”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生活的漂泊不定,无拘无束。
“振衣聊息驾”一句描绘了诗人整理衣服准备下车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新生活即将开始的期待。紧接着的“鸣玉更趋朝”则展示了诗人穿着华贵服饰、快步走向朝廷的场景,表现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斗志的一面。
接下来的内容转向了诗人的个人生活。他习惯了隐居的生活(“惯学金门隐”),对于因年老体衰而白发苍苍的情况感到羞愧(“多惭华鬓饶”)。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与老朋友相聚的愿望(“沧洲有故侣,松桂欲相招”)。这里的“沧洲”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隐居的地方,或者是他心中的某个美好回忆。而“松桂欲相招”则表明他希望能与这些老朋友再次相聚,共度美好时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