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西驰渐近秋,送君南去独夷犹。
茅柴未尽同乡意,凫舄争迎百里侯。
人不随波终自在,道能济物更何求。
新城好用鸣琴治,便是人间第一流。

《送梁廷玺任新城》

大火西驰渐近秋,送君南去独夷犹。
茅柴未尽同乡意,凫舄争迎百里侯。

人不随波终自在,道能济物更何求。
新城好用鸣琴治,便是人间第一流。

诗句释义:

  1. 大火西驰渐近秋,送君南去独夷犹:描述秋季的大火西行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梁廷玺即将离开的不舍,独自在南方徘徊的迷茫与犹豫。
  2. 茅柴未尽同乡意,凫舄争迎百里侯:借用“同乡”意指对故乡情感的延续,而“凫舄争迎”则形容百里之遥的人也争先恐后地迎接梁廷玺的到来,显示出梁的受欢迎程度和重要性。
  3. 人不随波终自在,道能济物更何求:表达了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一个人应该坚持自我,遵循自己的原则和道路,无需过多追求名利或物质满足。
  4. 新城好用鸣琴治,便是人间第一流:赞扬新城的治理方式如同用琴声治理一般和谐美好,认为其治理水平高超,堪比其他任何地方。

译文注释:

  1. 大火西驰渐近秋,送君南去独夷犹:秋天里,大火烧向西方,渐渐接近了季节的尾声,你即将离去,我在这一边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2. 茅柴未尽同乡意,凫舄争迎百里侯:虽然只是一些简陋的柴草,但还留有一丝同乡之情,即使相隔百里,人们还是争着来迎接你。
  3. 人不随波终自在,道能济物更何求:人不应该被潮流所左右,只要坚守自己的本心和原则,就能找到真正的自在和幸福。
  4. 新城好用鸣琴治,便是人间第一流:新城的治理如同弹奏琴曲般和谐美好,这样的治理水平堪称是人间的一流典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表达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地方发展的珍视。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丰富了诗歌的艺术魅力,使得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送别之作,更具有哲理和美感的深度。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地方治理的高度赞扬,王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也反映了他对社会和谐与发展的深深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