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深木落草阑珊,遥望皖公独掩关。
莫道高人能遁世,世间元亦有灊山。

【注释】

皖公:即皖公山,在安徽安庆。天柱峰:山峰似天柱,耸入云端。南岳:即衡山,在湖南。黄山谷:指北宋文学家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江西分宁人。苏轼好友,诗、文、书、画皆工。读书:指他在山上读书。

【赏析】

这首《题皖公山》是诗人黄庭坚游山观景时所做,抒发了他对黄山的向往与敬仰之情。

首句“秋深木落草阑珊”,描写了秋天时节黄山上树木凋零,草木萧瑟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次句“遥望皖公独掩关”,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远眺,只见皖公山巍峨耸立,只有一座关隘隐藏于云雾之中,给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感觉。这里用“独掩关”三字来形容皖公山的威严和高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山的敬畏之情。第三句“莫道高人能遁世”,则是诗人对黄山谷的赞美与推崇。他认为黄山谷虽是一位高人隐士,却能在世间找到自己的归宿,就像黄山一样既隐于世又超然独立。最后一句“世间元亦有灊山”,是对全诗的总结与升华。诗人以“世间元亦有灊山”这句名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黄山也是如此。他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黄山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整首诗通过对黄山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