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去堂堂,清和损岁芳。
夕烟青带远,晴树绿浮光。
秋稻江乡雨,琅玕竹径香。
定情裁古怨,迟晚意偏长。

晦日二首

春色去堂堂,清和损岁芳。

夕烟青带远,晴树绿浮光。

秋稻江乡雨,琅玕竹径香。

定情裁古怨,迟晚意偏长。

注释:

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堂堂:高大的样子。

青带远:青烟缭绕,笼罩远方。

晴树绿浮光:晴朗的树木上绿色的影子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

秋稻:秋天收获的稻谷。

琅玕竹径:指竹林小道。

定情裁古怨:古人用诗歌来表达爱情,这里指用古代的爱情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阴历每月最后一天写的《晦日二首》之一。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色去堂堂,清和损岁芳。”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春色洋洋盈门,给人带来勃勃生机,使人心情舒畅,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夕烟青带远,晴树绿浮光。”这句诗描写了夕阳西下时分,天空中飘荡着淡淡的烟雾,远处的山峦被染成了一片青色。晴朗的天空下,绿色的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这些美丽的画面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世界。

“秋稻江乡雨,琅玕竹径香。”这句诗则描绘了秋天稻田里雨水滋润的景象。稻谷在雨水的滋润下茁壮成长,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那曲折蜿蜒的小路上,竹子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让人陶醉不已。

“定情裁古怨,迟晚意偏长。”这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爱情诗的喜爱之情,以及自己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诗人认为,只有通过古代的爱情诗,才能更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让自己的感情更加深刻而持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爱情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