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机方息,此花不暂闲。
斜阳熏蕊破,冻蝶饱香还。
浅水寻犹远,高枝折未难。
壸天麟髓浃,何必问神山。
【译文】
天地间的生机已经停止,这梅花却不会闲着。
斜阳映照下花瓣破裂清香四溢,冻僵的蝴蝶饱吸花香。
浅浅的水面远在天边,高高的枝头折断也难。
浅薄的水面上透出麒麟髓般的气息,何必再去求得神山的神水?
【注释】
和白沙(hé bái shā): 即《和白沙梅》,作者自号白沙居士,是苏轼的一首咏梅词。“和”,应和、唱和;“白沙”,苏轼号。这首词是苏轼与黄庭坚相酬唱之作。
天地机方息:指天地间生机已经消失。
此花不暂闲:指梅花不畏寒冷,不惧风霜。
斜阳熏蕊破:形容斜阳照射下的花朵开放,香气扑鼻。
冻蝶饱香还:意思是冻死的蝴蝶被花香吸引回来。
浅水寻犹远:意指浅水处寻找梅花很困难。
壶天麟髓浃:意指梅花散发出的芳香沁入心扉。
壸天(quǎn tiān):神话传说中昆仑山下有龙宫,龙宫中有玉壶,玉壶中装有一种仙药,名为“玄冥之流”。
麟髓:比喻珍贵之物,如灵芝之髓。
【赏析】
《和白沙梅花其三》是苏轼为酬和友人之作,表达了对梅花不畏严寒,不惧风雨的赞美之情。首句“天地机方息”描绘了天地之间生机已尽的景象,与后文的梅花形成了对比。第二句“此花不暂闲”则表明梅花虽受寒霜侵袭,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表现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第三句“斜阳熏蕊破”形象地描绘了斜阳照射下的花朵开放,香气扑鼻的场景。第四句“冻蝶饱香还”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芬芳,即使冻死的蝴蝶也被香气吸引回来。第五句“浅水寻犹远”表达了寻找梅花的难度,暗示了梅花的珍贵。第六句“高枝折未难”则表达了即便高高的枝头折断,梅花仍然坚韧不拔。最后一句“壸天麟髓浃”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梅花散发出的浓郁芳香沁入人心脾的感受。整首词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