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枕上皇,靖节不荒唐。
浇酒巾犹湿,当篱菊巳香。
云飞从鸟倦,苗长记农祥。
天地悠悠里,春风正未央。
【注释】和白沙:即与白沙先生(李白的字)唱和。白沙在今江西星子县,李白曾游此,作《秋浦歌十七首》之九。
伏羲枕上皇:指伏羲氏时代。《史记·三皇本纪》载,伏羲氏画八卦,造立婚姻嫁娶礼法。
靖节不荒唐:《南史·陶潜传》:“靖节高尚其志,未尝以王侯动心。”陶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
浇酒巾犹湿,当篱菊巳香:意谓自己虽已醉倒,但手巾尚湿;而篱边菊花盛开,馥郁芳香。
云飞从鸟倦,苗长记农祥:意谓天空中飘着云彩,像疲倦的鸟儿一样缓缓移动;庄稼苗儿长得茂盛,预示着丰收的吉兆。
天地悠悠里,春风正未央:意谓在这辽阔无垠的世界里,春天的和风吹拂着大地,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李白相唱和的作品。李白有《秋浦歌十七首》之九,诗中有“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诗人与之唱和时,也写了一首七绝,题为《和白沙怀古》。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意境高远。
“伏羲枕上皇,靖节不荒唐。”开篇点出了与白沙先生李白为伴饮酒作诗的情景。伏羲、神农、黄帝被尊为中国上古的三位帝王,他们都是传说中的圣人。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古代圣君的仰慕之情。
“浇酒巾犹湿,当篱菊巳香。”诗人说自己虽然已经喝醉了,但手中还握着沾着酒的毛巾。篱笆边的菊花已经盛开,散发着阵阵清香。这里的“浇酒”和“菊香”都是诗人对白沙先生的思念之情的表现。
“云飞从鸟倦,苗长记农祥。”诗人想象着天空中的云彩像疲倦的鸟儿一样缓缓飘动,而田野上的禾苗茁壮成长,预示着丰收的喜讯。这里的“云飞”和“苗长”都是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的表现。
“天地悠悠里,春风正未央。”诗人站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感受着春风拂面的温暖。在这里,诗人用“天地悠悠”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宽广和胸怀的博大,用“春风正未央”来表达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代圣贤的怀念,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与白沙先生的交流,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