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沟棨戟插湘滨,骁骑云仍到尔身。
戍削月垂千丈影,团圞松偃一庭春。
青毡未损传家物,黄菊相期漉酒巾。
好理残书贻子弟,乌衣燕识画梁新。
侄敏五十
邗沟棨戟插湘滨,骁骑云仍到尔身。
戍削月垂千丈影,团圞松偃一庭春。
青毡未损传家物,黄菊相期漉酒巾。
好理残书贻子弟,乌衣燕识画梁新。
注释:
- 邗沟:指隋朝大运河的邗江段。棨戟:古代的一种仪仗兵器。插湘滨:插入在湘水之滨。
- 骁骑:勇猛的军队。云仍:如云般继续。到尔身:来到你的身上。
- 戍削月:形容月光如刀刃一般锋利。千丈影:形容月光照射下的影子非常长。
- 团圞松:团聚在一起的松树。偃:倒下。一庭春:整个庭院都是春天的景象。
- 青毡:青布制成的地毯或坐垫。未损:没有损坏。传家物:代代相传的物品。
- 黄菊:黄色的菊花。相期:期待。漉酒巾:擦拭酒杯的毛巾。
- 好理:妥善处理。残书:指一些已经破旧的书籍。贻:赠送。子弟:后代子孙。
- 乌衣:古代的一种官服,用黑色丝织品制成。燕识:燕子知道,比喻人对事物的熟悉。画梁:雕刻有精美图案的屋梁。新:刚刚完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侄女的深深祝福和美好祝愿。全诗通过写景、抒情、叙事等手法,描绘了侄女五十岁时的美好形象和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侄女未来的期待和祝愿。
诗的第一句“邗沟棨戟插湘滨,骁骑云仍到尔身。”以扬州大运河旁的棨戟和骁勇骑兵的形象,为侄女的到来增添了一种喜庆的气氛。接着第二句“戍削月垂千丈影,团圞松偃一庭春。”以月光照射下的影子如同刀锋一样锐利,以及整个庭院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来描绘侄女的优雅和端庄。第三句“青毡未损传家物,黄菊相期漉酒巾。”以青色的毡子象征着家族的传承,而黄菊则代表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最后一句“好理残书贻子弟,乌衣燕识画梁新。”则以整理破旧书籍和赠予子孙的行为,表达了对侄女的感激之情和对她未来的祝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侄女的赞美,也有对其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