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竞上采薇山,周士不顽殷士顽。
苏峻有名诛庾亮,桓侯无义谢严颜。
齐纨莽戏花间蝶,铁网深笼海底珊。
莫怪史迁轻节义,苍天双立斗鸡幡。

”`

采苓竞上采薇山,周士不顽殷士顽。

苏峻有名诛庾亮,桓侯无义谢严颜。

齐纨莽戏花间蝶,铁网深笼海底珊。
莫怪史迁轻节义,苍天双立斗鸡幡。

注释:

  • 采苓竞上采薇山:采摘人参(苓)的人们在山上相互竞争着采摘。
  • 周士不顽殷士顽:指的是周朝的士人不狡猾,而殷商的士人则狡猾难测。
  • 苏峻有名诛庾亮:指苏峻因诛杀司马颖而被世人知晓。
  • 桓侯无义谢严颜:指春秋时期的桓侯(齐桓公)没有道义,而谢安(晋谢玄)以仁义回应。
  • 齐纨莽戏花间蝶:比喻轻薄之人如同蝴蝶在花间嬉戏。
  • 铁网深笼海底珊:暗喻被束缚或囚禁的人如同海底的珊瑚一般无法解脱。
  • 莫怪史迁轻节义:不要奇怪司马迁(司马迁)轻视节义。
  • 苍天双立斗鸡幡:形容天空中有两个斗鸡的旗帜。

译文:
采摘人参的人们争相上山,周朝的士人并不狡诈,而殷商的士人却显得狡猾难以揣摩。苏峻因诛杀司马颖而名声大振,桓温(齐桓公)缺乏道义,谢安(晋国的谢玄)则以仁义回应他。那些轻薄的人就如同花间飞舞的蝴蝶一样,而那些被囚困的人则如同海底的珊瑚,无法挣脱束缚。不要奇怪史学家司马迁轻视节义,因为在苍天之下,两个斗鸡的旗帜同时存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古代士人的不同面貌和他们的行为特点。首句“采苓竞上采薇山”描绘了一幅士人们争相攀爬高山、采集人参的画面,反映了他们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第二句“周士不顽殷士顽”,则是对不同地域士人性格的评价,暗示了地域文化对人物性格的影响。第三句“苏峻有名诛庾亮”,则揭示了历史事件中的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的名誉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记录和评说的。

接下来的几行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了人物性格的差异。如“桓侯无义谢严颜”中的桓侯,即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他的无义行为最终被谢安用仁义来回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而“齐纨莽戏花间蝶”则暗示了轻薄之徒的浮华与浮躁。最后两句“莫怪史迁轻节义”,“苍天双立斗鸡幡”,则是对司马迁笔下人物态度的批判与讽刺,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记录公正性的质疑。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观念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