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茅檐浅覆阶,就中矗立九成台。
袁安卧处雪偏扫,弥勒来时阁不开。
康节推成亥子际,荆卿让与艮坤埋。
笙簧哑尽乾婆殿,绺绺松风隔涧来。

【注释】

六尺茅檐:形容屋舍矮小。

就中:其中。

九成台:古代传说中有一座九层高的台,故称之。

袁安卧处:东汉袁安在大雪纷飞时,仍安然入睡。

弥勒来时:弥勒佛来临时。

康节推成:康节认为冬至为一阳生,亥子际为阳极而阴生,故说“推成”。

荆卿让与:荆轲献图给燕太子丹的典故。

艮坤埋:“艮”指八卦之一,“坤”指八卦之一,两卦皆属土,故说“艮坤埋”。

笙簧哑尽:笙簧(笙管)哑了,即无声。

绺绺松风隔涧来:一缕缕松风吹进山谷。

【赏析】

首联是描写茅檐和九成台,诗人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写出了九成台的特点:高耸、孤立、巍峨。

颔联描绘的是袁安卧处、弥勒来时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之情。

颈联写康节对冬至的理解,认为冬至后阳气开始回升,是阴阳交替之时,因此将冬至视为一阳生的起点。

尾联写荆轲献图的故事,以燕太子丹的典故暗喻自己的处境,表达出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审美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