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榛小径对春溪,月上芭蕉碧影迷。
池馆山阳留不得,愁来唯伴野猿啼。
荆榛小径对春溪,月上芭蕉碧影迷。
池馆山阳留不得,愁来唯伴野猿啼。
接下来将从诗句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展开: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荆榛小径对春溪
- “荆榛”指杂草丛生的小道,象征旅途的艰难与不平坦。
- “小径”指的是通往目的地的路径。
- “春溪”指春天的河流或溪流,暗示着生机和新生。
- 月上芭蕉碧影迷
- “月上”表示月亮升起的情景。
- “芭蕉”即芭蕉树,常用来描绘夜晚的宁静或孤独。
- “碧影”描述月光映照在绿色叶子上的幽深效果。
- 池馆山阳留不得
- “池馆”通常指池塘边的建筑或园林,象征着优雅的环境。
- “山阳”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方,如山之南侧。
- “留不得”表达了一种无法停留的紧迫感。
- 愁来唯伴野猿啼
这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
“野猿啼”形象地描述了猿猴在林中因孤独而发出的哀鸣,增添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通过这种动物的自然反应,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的孤单与无助。
关键词解释
荆榛:指丛生的草木,常用来形容环境的荒凉或困难。
小径:指狭窄或曲折的道路,常用于描绘旅途的艰辛或探索的过程。
春溪:春天的河流,象征新生和希望。
池馆山阳: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优美但充满离别感的场景。
愁来:表达忧愁的情感,通常是由于分离、失败或其他不幸的原因。
野猿啼:使用野生动物的行为来反衬人类的孤独和悲伤。
赏析
这首诗是王夫之为悼念其弟叔敬沈湘而作。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哀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的“荆榛小径”、“月上芭蕉”、“池馆山阳”等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弟弟离去后所留下的空白和孤独感。这种情感的抒发,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心灵的共鸣和思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