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轼日以远,流光日以晚。
夜望曷旦鸣,夕待牛羊返。
寒风动明烛,疑见游子饭。
夜梦续晨愁,九秋成偃蹇。
【注释】
刘:指汉光武帝刘秀。“游子”句:游子,即离家外出的游子。刘秀在长安为太子时,其弟刘强与母王圣私通,后被发觉,刘秀怒而将其废为平民,流放于交趾。刘强至交趾后,因思念母亲及兄长,常常悲哭。
怨:怨恨、悲伤。
四首:指《游子吟》《秋胡诗》《乌生八九子》《行行重行行》等四首诗。
凭轼日:凭倚车前横木。轼,古代车前横木。
远:遥远。
曷:何时。旦鸣:黎明时鸡鸣。
夕待牛羊返:傍晚等待牛羊归来。
寒风动明烛:夜风吹动室内灯火闪烁。
疑见游子饭:好像看见游子在吃饭。疑,好像,仿佛。
夜梦续晨愁:夜间梦见早上的忧愁。
九秋成偃蹇:秋天九月草木凋零,成为衰败不振的样子。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此篇主要写游子怀念母亲的哀伤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抒发了游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全诗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日夜思乡的对比描写,表现了游子对母亲的深深怀念。
开头两句,诗人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出现,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外奔波忙碌,而时间却在不知不觉中飞逝而去,这不禁让人感叹时光之快。
诗人又从夜晚写到早晨,描绘出了游子一夜未眠、彻夜长叹的情景。他盼望着早日回到家乡,过上安定的生活,可是夜深人静之时,他又忍不住想起远方的母亲,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愧疚。这种情感在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尽管游子心急如焚,但现实却是残酷的。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心爱的人儿离去,而自己却无能为力。这种无奈和痛苦使得他更加悲痛欲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用幻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在梦中见到了自己母亲的身影,仿佛看到了她正在为自己的归来而忙碌着;而他心中的忧愁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沉重。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意象,将游子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仅展示了游子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亲情的渴望和珍惜。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社会和人民生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