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似芦花烟似水,似如不似劳形容。
喷雪凝寒犹清适,涵晖冷焰飞轻松。
星汉相看交不昧,心魂欲之亦奚从。
但觉晃煟透圆碧,不辨愁来忽已逢。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和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分析相关内容,最后结合相关诗句作答。此题要求“逐句释义”,注意要“一一对应”。
【译文】
月色似芦花,烟色如水波,仿佛又似不似又似;月光如雪,寒气逼人,清冷而舒适;阳光在水面上映照出光辉,犹如轻风飘拂,凉爽宜人;银河横卧天际,星光闪烁,彼此照耀,互不相掩;心魂向往不已,但又无法到达,令人困惑;只觉得天地之间一片明亮,但不知什么时候,愁绪已悄然而至。
【赏析】
《洞庭秋三十首·月》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共有30首,每首七绝四句,以描绘洞庭湖秋天之景为主要内容。其中第一首写洞庭湖月夜的景色。前两句写月色,后两句写湖上的景色。全篇写景生动,意境深远。
第一首的前两句说:“月色似芦花,烟色如水波。”这是写月光和湖上烟雾的景象。月亮的银白色光芒洒在湖水之上,使湖水呈现出淡黄色,就像被芦花覆盖一样,而湖雾蒙蒙,像一层白色的水波。这两句话将月光和湖雾写得朦胧而又逼真,既写出了月光的洁白、湖雾的缥缈,又写出了月光和湖雾相互融合的景象。这两句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把月光比作芦花,把湖雾比作水波,既富有诗意,又形象传神。
第二联写到:喷雪凝寒犹清适,涵晖冷焰飞轻松。这是写湖面的景色。湖面如同被白雪覆盖一样,寒气袭人,却又清新舒畅。湖面上的太阳光线照射在水面上,形成了一种寒冷而轻盈的火焰形状。这两句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太阳光比作白雪,把火焰比作轻烟。既生动地写出了湖面景物的特点,又富有情趣。这两句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手法。“喷”与“涵”相对,“雪”与“晖”相对,“凝”与“飞”相对,“寒”与“轻”相对,“犹”与“若”相对。这些词语的运用既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又使诗句更加优美动听。
第三联写到:星汉相看交不昧,心魂欲之亦奚从。这是写天空中的星星和银河。星星和银河互相辉映,互不遮掩,它们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然而,心魂却渴望得到它们的认可,但却无法实现。这两句中运用了反问的手法。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天空中星星和银河的向往之情。同时,这也表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这两句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借代手法。将“心魂”比作一个追求目标的人,而“星汉”则是他的目标。这种比喻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
第四联写到:但觉晃煟透圆碧,不辨愁来忽已逢。这是写湖面的景象。湖面上弥漫着一片明亮的绿色,让人感到一种清凉之感。然而,在这美丽的景色中,却突然出现了一丝忧愁的情绪。这一句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明亮的景色和忧郁的心情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变化。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留恋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一句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拟声词。“晃煟”模拟出树叶摇曳的声音,增添了诗句的音乐性。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月夜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