茸草偏生南浦,桃叶半遮芳树。东风何用苦相催,缓缓来。
刚倩柳绵黏住,又被落红勾去。麟洲闻有返魂香,海天长。

《添字昭君怨·春怀》的诗句及其翻译如下:

  1. 诗句解析
  • 茸草偏生南浦:描述了春天里,茸茸的草地上,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南浦指的是南方的水边或河边,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感觉。
  • 桃叶半遮芳树:描绘了桃花树下,树叶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是一位女子在轻抚着树枝,为春天增添了一丝柔情。
  • 东风何用苦相催:表达了春风虽然温柔,但却似乎有些过于急切,催促着万物生长。这种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命力和活力。
  • 缓缓来:暗示着春风虽急,但终究是温和的,慢慢地吹拂大地。这里的“缓缓”传达了春风的轻柔与细腻。
  • 刚倩柳绵黏住:描述了柳枝上的柳絮随风飘散,仿佛有某种力量将它们紧紧粘住,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好的画面。
  • 又被落红勾去:描绘了落花被风吹起的情景,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离开了原本的位置,给春天带来了一种动态的变化。
  • 麟洲闻有返魂香:借用神话中的蓬莱洲(传说中的仙境)来表达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这里的“返魂香”象征着春天的香气,能够唤醒灵魂。
  • 海天长: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到海天之间,无边无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1. 译文注释
  • “茸草偏生南浦”中的“茸草”指的是新生的草,“生”在这里是动词,表示生长。“南浦”指的是河流的南岸,通常是指河流的出口或转弯处,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开始或结束。这句话表达了春天到来时,大地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 “桃叶半遮芳树”中的“桃叶”指的是桃花叶,通常与春季联系在一起。“芳树”指的是芬芳的树木,这里可能指的是桃花树。这句话描绘了春天里桃花盛开的美丽景象,以及桃花叶轻轻摇曳的画面。
  • “东风何用苦相催”中的“东风”指的是春风,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苦相催”意味着春风虽然温和,却似乎有些过于急促。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春风过于急躁的微妙批评。
  • “缓缓来”中的“缓缓”传达了春风的轻柔与细腻,它强调了春风的缓慢而持久的特性,给人一种宁静而舒适的感受。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温柔氛围的感受,以及对春风轻柔吹拂下的美好时光的珍惜。
  • “刚倩柳绵黏住”中的“倩”是动词的使动形式,表示让柳絮飘散。“柳绵”指的是柳树上的柳絮,它们轻盈而洁白。这句话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散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又被落红勾去”中的“落红”指的是落下的花瓣或果实,它们通常带有红色或黄色,是春天常见的元素之一。这句话描绘了春天中花瓣或果实随风飘散的画面,给人一种美丽而浪漫的感觉。
  • “麟洲闻有返魂香”中的“麟洲”指的是传说中的蓬莱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作为理想化的地方。这里的“返魂香”象征着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能够唤醒人们的心魄。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之情,以及春天带给人们的心灵震撼。
  • “海天长”中的“海天”指的是大海和天空,它们常常在诗歌中象征着辽阔的空间和无尽的可能。这句话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弥漫到海天之间,无边无际,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气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赞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和比喻,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此外,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