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鉴生怜逆子,沈充死愧贤孙。
桂蠹何伤芳树,兰芽不染滫根。

郗鉴生怜逆子,沈充死愧贤孙。桂蠹何伤芳树,兰芽不染滫根。

诗句释义如下:

  • 诗中郗鉴对被视为逆子的人表示怜悯,而沈充因犯罪而死感到惭愧。
  • 就像桂木有害虫蛀食却不影响其芬芳,而兰草即使生长在泥泞之地也不会染上泥泞的气息一样。

译文:

  • 郗鉴对被认为是不孝顺的儿子表示同情,而沈充因为犯下严重罪行而感到羞愧。
  • 就像桂木被虫蛀后依然芳香四溢,而兰花即使生长在污泥中也不沾染污秽。

关键词注释:

  • 郗鉴: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诗人,以公正无私著称。本诗中的郗鉴,可能是作者以历史人物为原型,表达了对于道德品质的赞扬。
  • 逆子:指那些行为不端、忤逆父母的儿子。
  • 沈充:南朝时期的一位将领,因谋反被杀。
  • 芳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这里指被认为不孝的儿子。
  • 滫根:指腐败的泥土,比喻不良的环境或习惯。
  • 贤孙:指有德行和才能的孙子,这里指沈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郗鉴和沈充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道德品质的重视。诗中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孝之子的同情以及对清廉子孙的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社会风气的担忧和反思。全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