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轴南回地尽头,巨灵见掌镇中洲。
打开放水澄环海,擘列分山观四州。
一朵金莲擎碧落,五株玉笋泮清秋。
明时维岳颂神降,还继嵩高咏有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开头描述了南国的地理特点,接着描述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最后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希望。
以下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 坤轴南回地尽头
- 坤轴:指地球的南北轴,即赤道。
- 南回:向南弯曲。
- 地尽头:大地的尽头。
- 这句话描绘了地球自西向东旋转,到达南方时,形成了一个圆形的轮廓。
- 巨灵见掌镇中洲
- 巨灵:传说中的大力神。
- 见掌:显现出手掌的形状。
- 镇中洲:镇守着中间的陆地。
- 这句话描述了大力神显现出手掌形状,镇守在中间的陆地上。
- 打开放水澄环海
- 打开:打破。
- 放水:释放水。
- 澄环海:使环海变得清澈。
- 这句话描述了打破阻碍,让海水变得清澈。
- 擘列分山观四州
- 擘列:分开。
- 分山:划分山脉。
- 观四州:观赏四个区域。
- 这句话描述了分开山脉,观看四个区域的景象。
- 一朵金莲擎碧落
- 一朵金莲:比喻为一朵金色的莲花。
- 擎:支撑。
- 碧落:碧绿的天空。
- 这句话描述了莲花在碧绿的天空下盛开。
- 五株玉笋泮清秋
- 五株玉笋:比喻为五根玉石般的笋子。
- 泮:分隔。
- 清秋:秋天的清爽。
- 这句话描述了玉石般的笋子在秋天里分隔开来的情景。
- 明时维岳颂神降
- 明时:明亮的时代或时期。
- 维岳:尊崇的山峰。
- 颂神降:歌颂神灵降临。
- 这句话描述了在明亮时代,人们尊敬山峰并向神灵致敬的情景。
- 还继嵩高咏有周
- 还继嵩高:继承嵩山的高峻。
- 咏有周:吟诵有周的历史。
- 这句话描述了继续嵩山的高峻并吟诵有周的历史。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国地理特点,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最后,通过对历史和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