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经声学点头,披鳞带甲半沉浮。
须髯直驾潮初度,骨力犹翻水未流。
蓑笠不惊江上钓,飞鸣空狎浪中鸥。
云行万顷毫光射,展翮风生十二洲。

注释:

  1. 曾听经声学点头:曾经听过经文的声音,学习过佛教的教义。
  2. 披鳞带甲半沉浮:形容人像鱼一样在水中飘荡,身体一半露出水面,一半浸没在水里。
  3. 须髯直驾潮初度:胡须和鬓角像船帆一样在潮水中前行。
  4. 骨力犹翻水未流:骨头的力量还在水里涌动,但还没有完全离开水面。
  5. 蓑笠不惊江上钓:用蓑笠当帽子不害怕江上的钓鱼者。
  6. 飞鸣空狎浪中鸥:与浪中的鸥鸟一起飞翔。
  7. 云行万顷毫光射:云彩在万顷的天空中行走,阳光照射下来。
  8. 展翮风生十二洲:展开翅膀,让风吹拂着十二个岛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人在五指山的修行生活,通过描写他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和自然环境,展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和内心世界。
    首句”曾听经声学点头”,诗人以经声为线索,表达了他对佛理的虔诚学习和追求。接着,”披鳞带甲半沉浮”,形象地描绘了他在水中飘荡的情景,仿佛是一条鱼在水中自由游动。这句诗也暗示了他在修行过程中的自在和洒脱。
    接下来的句子”须髯直驾潮初度”、”骨力犹翻水未流”,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毅力。他像船帆一样在潮水中前行,即使骨头的力量还在水中涌动,但他已经学会了适应和驾驭这个环境。
    “蓑笠不惊江上钓”,诗人描绘了他从容自如地面对他人的活动,不受干扰。最后两句”飞鸣空狎浪中鸥”、”云行万顷毫光射”,则描绘了他的高远志向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他与浪中的鸥鸟一起飞翔,享受着阳光下的美景。同时,他也能感受到云彩在万顷天空中行走的景象,这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正是他内心的体现。
    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通过对比和烘托,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向往,以及对于修行过程中的坚持和执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