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国微茫岛屿宽,夜深渔火到应难。
奚奴不警沉沉睡,满地芦花月影寒。
【注释】
冯甥:指诗人的朋友。雁图:描绘秋夜捕鱼的情景,以大雁飞过为画面。奚奴:古代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应难:渔人收网后在船上休息,很难听到鱼钩上的声音而惊醒,所以说“应难”。满地芦花月影寒:月亮照到地上的芦花,映出一片白色,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渔人的夜晚劳作的诗。《冯甥雁图》是一幅画,诗中描写了这幅画所表现的景色和意境。
第一句“水国微茫岛屿宽”,意思是说水面上连着一片汪洋大海,海上有许多小岛,它们显得特别宽阔。这里用“微茫”来形容大海和岛上的景物,使它们显得模糊不清、朦胧不明,给人一种神秘感。
第二句“夜深渔火到应难”,意思是说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渔夫们开始下海捕鱼。他们点燃了渔火,照亮了海面上的小船,准备捕捞大鱼。然而由于天色已晚,月亮已经升上了天空,所以渔船上的渔夫们很难看清远处的鱼群,因此无法准确地捕捉到它们。这句话通过描绘夜晚渔火和渔夫们捕捞的场景,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第三句“奚奴不警沉沉睡”,意思是说当渔夫们开始工作的时候,他们的同伴——那些少数民族的渔夫们却没有被惊醒。他们躺在船舱里熟睡,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似的。这句话通过对奚奴(指少数民族渔夫)的动作进行描绘,表现了他们在劳作中的安逸和放松状态。
最后一句“满地芦花月影寒”,意思是说月光洒满了大地,照亮了整个海面。在月光的照耀下,海面上漂浮着许多芦花,它们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些芦花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里的“芦花月影寒”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秋天夜晚的渔人劳作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渔民辛勤工作的赞美之情,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少数民族的包容与尊重。此外,诗歌还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