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去何边,清江欲放船。
言从西岸口,遥指东安田。
里社千年圣,农桑五亩贤。
有怀沮溺传,期共犁云烟。
【注释】
岑克图:人名。东安:地名,今属湖南。西岸口、里社:均指地名。沮溺传:指《论语·微子》中的“禹力行而治水,孔子不取之而耕,故有禹贤于孔子之说”一事(见《孟子·滕文公下》),后以“沮溺传”为称颂隐居不仕的人的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前四句写送别的场景与心情,五六句写友人的去向和归志,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第一、二句写送别的情景。诗人在江畔送朋友去东安,问友人去哪里?答:“清江欲放船。”这一句写出了诗人送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也表现出一种旷达的情怀。“清江”二字写出了江面的明净和宽阔,也表明了送别的地点是在江边。“欲放船”,是说友人就要离去,诗人的心情是难舍难分的。
第三、四句写友人的去向和归志。友人将要离去,所以诗人问友人要去何方。答:“言从西岸口,遥指东安田。”“从西岸口”即从东岸的出口处,“遥指”即远指着远方的东安,可见送别时江流湍急,船只能从东岸的出口处驶向对岸,再驶往东安。“言”字,是引述友人的回答。“遥指东安”,表明友人要去的地方是东安。“里社千年圣”即指友人去的地方是东安,东安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地方,这里有许多值得怀念和留恋的东西。“农桑五亩贤”,即说东安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都很发达的地方,这里的农民和手工工匠都是很贤能的。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东安地方的深厚感情,也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希望友人在东安能够好好地工作,做出一番成绩来,成为一位杰出的贤者。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第五、六句是写诗人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诗人说:“有怀沮溺传,期共犁云烟。”这句中有两个关键词“沮溺传”和“犁云烟”。沮溺是孔子的学生,曾因不愿出仕而隐居于泗水边上,相传他曾经做过《论语》。“期共犁云烟”是指诗人希望友人能在隐居生活之余,像孔子一样耕耘于云烟之上。这里的“云烟”是指山野之间弥漫的云雾,也就是隐士们常说的山林之中的雾气和云雾。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这首诗是送别诗,但并没有采用常见的送别诗常用的离别情景作为主题,而是选择了送别时江边的场景和友人即将离去的情境作为诗的主题,通过描写友人的去向和归志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慨,抒发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及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