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依山麓,芳华缀翠藤。
夕阳当晚眺,春色在晨兴。
幽独清于水,头颅野似僧。
忽闻孤鹤唳,声出白云层。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首先要注意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词句,然后仔细辨析选项给出的情景描述是否合情合理,然后判断正误即可。此题中,第一句中的“芳华缀翠藤”是关键所在,“芳华”即花朵,“缀翠藤”说明花朵依附在绿藤上。第二句中的“春色在晨兴”,是关键词,春天的美景,早晨的生机。第三句中的“幽独清于水”,“野似僧”是关键词,这里的“幽独”和“清”都暗含了对诗人的赞美之情。最后一句中的“声出白云层”也是关键词,“白云”和“层”暗含着对诗人高远的志向。

【答案】

(1)译文:古树依山麓,花朵附绿藤,傍晚我登上高山,观赏那如诗如画的晚霞,春天的景色在清晨展现。

(2)赏析:首联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以“古树”、“芳华”、“夕阳”、“春色”四字为纲,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图画。

颔联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之景。一个“晚眺”字,把时间限定在黄昏时分,使读者感到一种时近暮春、景物宜人的清新气氛。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作者登高所见之景,而且通过这些景色的描绘,还表现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春色在晨兴”一句,既点出了季节,又渲染了气氛,使人感到春天的气息已扑面而来。

颈联写诗人登高所见所想之景。“幽独清于水”,“幽独”二字,既是实写,又是虚写。“清”字则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野似僧”,既写出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又暗含着对诗人的高远志向。

尾联写诗人登高所闻之声。“忽闻孤鹤唳,声出白云层”。这里既写出了听到的声音,也写出了听到声音的原因。而这一声音,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