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漠漠步维艰,不敢安居有愧颜。
劳瘁十年双泪尽,飘零万里一生还。
禁承母命论时事,爱著僧衣住旧山。
兄弟壮年怀并美,风流谁复与追攀。
【注释】
吁嗟:叹息。
劳瘁:劳累辛苦。
双泪尽:眼泪哭干了。
禁:指皇帝。
时事:国家大事,这里泛指朝廷政治。
母命论时事:指母亲去世后,儿子替她议论国事。
爱著僧衣:喜爱穿着和尚的衣服。
旧山:故乡。
并美:共同的美好。
风流谁复与追攀:谁能再与他们一起风流?追攀,追随、攀比。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李侍御之安西》,全诗共四句,写于岑参奉命出使西域时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首联“吁嗟漠漠步维艰”,叹叹自己行走在茫茫沙漠中艰难困苦的处境。“不敢安居有愧颜”,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情绪,他既不愿因贪生怕死而违背母亲的遗愿去赴任,又不得不离开家乡,心中感到愧疚,因此无法安居。
颔联“劳瘁十年双泪尽”,描述了诗人长时间在外奔波劳累,泪水已经流干了。“飘零万里一生还”,表达了诗人对远行的无奈和辛酸。诗人离家万里,漂泊无依,只能寄希望于未来能够平安归来。
颈联“禁承母命论时务”,“禁”是指皇帝,“承母命”指代自己的母亲。“论时事”即议论国家大事。“母命论时事”表明诗人为了母亲的期望,毅然决然地踏上了为官的道路,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责大任。“爱著僧衣住旧山”,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热爱和对故乡的依恋。“僧衣”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
尾联“兄弟壮年怀并美,风流谁复与追攀”,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风流谁复与追攀”,意味着在当今社会,谁能再像他们那样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呢?这里的“风流”指的是诗人自己和兄弟们的个性特点,他们具有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令人羡慕不已。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才华和个性的追求和尊重。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和自身的感受,展现了一种豪迈、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于友情和爱情的珍视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