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柳秋风古邺城,萧条识得故宫名。
云疑大汉将军墓,鸟哭当年王霸情。
多少英雄经过此,消沉铁笛两三声。
昔时人事今时鉴,西望长安孤月明。
邺中
衰柳秋风古邺城,萧条识得故宫名。
云疑大汉将军墓,鸟哭当年王霸情。
多少英雄经过此,消沉铁笛两三声。
昔时人事今时鉴,西望长安孤月明。
译文:
在秋风中的衰败的柳树上,是古旧的邺城,这里的一切都显得萧条。我在这里认出了那曾经辉煌一时的故宫的名字。
我怀疑这里是汉朝一位将军的墓地,因为鸟儿们在这里哀鸣,似乎在哭泣着当年这位将军的英勇和霸气。
曾经有多少英雄豪杰经过这里,他们在这里消磨了时光、叹息、吟唱,留下了几声低沉的铁笛声。
现在的人们用这些历史来警示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迷失自我,就像我向西眺望长安一样,只有明亮的月亮在那里照耀。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通过描述邺城的景色以及历史的兴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英雄人物的缅怀以及对当下社会的担忧之情。首句“衰柳秋风古邺城”,描绘了邺城秋日里凋敝的柳树与秋风交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次句“萧条识得故宫名”,则是对邺城昔日繁华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城市的衰败。接下来三句进一步描绘出历史的沧桑和英雄们的悲壮事迹,诗人感叹英雄逝去,只剩下鸟鸣和铁笛声作为回响。
尾句“昔时人事今时鉴,西望长安孤月明”则将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景象联系起来,提醒人们在今天的社会中应该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警惕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长安为背景,展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邺城的描述和历史事件的抒发,展示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