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飞尘到九衢,习池风景未应殊。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
等闲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
燕乐亭次黄小江韵
不惹飞尘到九衢,习池风景未应殊。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
等闲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
诗词原文:
不惹飞尘到九衢,习池风景未应殊。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
等闲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
译文注释:
1.不惹飞尘到九衢
- 解释:不让自己受到世俗尘埃的污染。
- 背景: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保持心灵洁净的愿望。
2.习池风景未应殊
- 解释:习池的美景与世俗之地迥异,不应受外界影响。
- 背景:强调自然美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性。
3.天心自解长观复
- 解释:如同天上之心,能够自我反思和审视。
- 背景: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4.乐事谁知亦体需
- 解释:快乐的事情,也需身体力行才能真正领会。
- 背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深刻理解。
5.竹外每闻张广乐
- 解释:在竹林之外常常能听到古代的管弦乐声。
- 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历史感的画面。
6.窗前时见落玄珠
- 解释:窗户前时常可以看到晶莹的露珠。
- 背景:展现了自然的清新和美好,引人入胜。
7.等闲还作周公梦
- 解释:不经意间,又能像周公那样梦见自己成为了圣人。
- 背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从”不惹飞尘到九衢”到”等闲还作周公梦”,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以及对于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