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飞尘到九衢,习池风景未应殊。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
等闲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

燕乐亭次黄小江韵

不惹飞尘到九衢,习池风景未应殊。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

等闲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

诗词原文:

不惹飞尘到九衢,习池风景未应殊。
天心自解长观复,乐事谁知亦体需。
竹外每闻张广乐,窗前时见落玄珠。
等闲还作周公梦,不把浮云薄有虞。

译文注释:

1.不惹飞尘到九衢

  • 解释:不让自己受到世俗尘埃的污染。
  • 背景: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保持心灵洁净的愿望。

2.习池风景未应殊

  • 解释:习池的美景与世俗之地迥异,不应受外界影响。
  • 背景:强调自然美的独特价值和重要性。

3.天心自解长观复

  • 解释:如同天上之心,能够自我反思和审视。
  • 背景:反映了诗人对于自我修养和内心世界的重视。

4.乐事谁知亦体需

  • 解释:快乐的事情,也需身体力行才能真正领会。
  • 背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深刻理解。

5.竹外每闻张广乐

  • 解释:在竹林之外常常能听到古代的管弦乐声。
  • 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历史感的画面。

6.窗前时见落玄珠

  • 解释:窗户前时常可以看到晶莹的露珠。
  • 背景:展现了自然的清新和美好,引人入胜。

7.等闲还作周公梦

  • 解释:不经意间,又能像周公那样梦见自己成为了圣人。
  • 背景: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场景,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从”不惹飞尘到九衢”到”等闲还作周公梦”,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反映了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纯净,以及对于超越世俗、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一种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