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苑亲耕喜有秋,闾阎犹系花农忧。
深惭变理臣无补,只觉霜添两鬓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结合具体诗句体会诗歌的情感主旨;同时要关注诗歌的意象、意境等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恭和圣制秋日书怀”是第一联,此诗为奉和之作,应从“恭和”“圣制”入手,注意对仗,并抓住关键词语“圣制”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再从颔联、颈联中找出表现主题的关键词语分析。

颔联“闾阎犹系花农忧”意思是说百姓仍被束缚在封建的土地上,没有自由,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困苦。“变理”指变法,即改革政治制度,这里指代的是王安石新政,“两鬓愁”,用典出自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意为忧虑国事,白发渐多。

颈联“深惭变理臣无补,只觉霜添两鬓愁”是全诗的核心,意思是:我深深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变法者,没有什么贡献;只觉得头上的白头发一天天多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为新法推行者的无奈与悲怆之情。“变理”指变法,即改革政治制度,这里指代的是王安石新政。颈联是全诗的核心,是抒情议论的重点,也是全诗感情的集中抒发。“变理”是变法的意思,“臣”指作者,“两鬓愁”是说头发一天天的白了,“霜”指白发。作者面对国家危机,深感无力改变现状,因此“变理”二字,既是变法的内容,又是作者对变法失败的自我批评。作者以“变理臣”自比,说自己虽然想有所作为,但却没有能力做到,只能眼睁睁看国家危机四伏,而自己却无能为力,所以感到“两鬓愁”。

尾联“深惭变理臣无补,只觉霜添两鬓愁”一句,既点出“圣制”二字,又照应开头的“变理”二字,将前文所写“躬耕”与后文“无补”联系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变理”之无效。作者因无法“救时”,反而使自己年老体衰,更增添了“两鬓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首句开门见山,指出皇帝亲自耕种是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接着就由皇帝亲耕引出下面的感慨。颔联紧承首联,从皇帝亲耕引出了农民受困的问题。第三、四句则直接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颈联是全诗的核心,是抒情议论的重点,也是全诗感情的集中抒发。尾联则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进一步强调了作者的无奈。

这首诗的构思非常巧妙。首句开篇即提出皇帝亲耕的主题——迎接秋天的到来;第二句则从皇帝亲耕引出农民受困的问题;第三、四句则直接表明自己的内心世界,表明自己虽已到暮年,却依然关心国家的大事;最后两句则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内心的无奈。整首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