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落木带江干,剪剪幽花过雨斑。
岂意旅游逢九日,共来把酒看三山。

【注释】

萧萧:风吹树叶的声音。九日:即重阳节,在农历九月九日。三山:即三神山。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重九游三神山时与友人把酒观山的情景。首句“萧萧落木带江干”,点出时间是重阳节的暮秋;次句“剪剪幽花过雨斑”,则见得诗人游兴正酣,兴致勃勃。三四句,诗人忽然笔锋一转,说:“岂意旅游逢九日,共来把酒看三山。”“岂不”二字,似乎对友人说,也似乎自言自语。“岂意”就是没有想到的意思。这句是说自己和友人原无此约,想不到今天偏偏遇上了重阳佳节。“共来”二字,又似乎是对友人说的,也似乎自言自语。“共”字表明两人同行,“来”字表明两人来到一处。这两句的意思是:我没想到今天会碰上这样美好的时节,你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好的机会,我们正好一起来到这里观赏那巍峨壮丽的三神山。

五六句承上而来,进一步描写二人赏山的情景:你看,那山上云雾缭绕,仿佛神仙们居住的地方。我们在这里把酒相庆,举杯畅饮。“共”字表明两人同行,“把酒”二字表明两人正在饮酒。这里用典,是说《列子·汤问》:“壶子(壶公,指老子)将去,弟子欲留之。壶子曰:‘所贵道者,隐于至乐’。乃独夜其宫。弟子寐其户中等之,弗见,曰:‘吾师何往?’对曰:‘余将为天伯,以游于六合之间。予恐犹人也,故为道者周行于天下,求其友声闻光大不渝者而与之居;故道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及未,自古及今,未有能致道与万物者也。”这里用《列子》中的这段话来形容眼前的景色,更显得有诗意,有情致。

全诗写景如画,寓情于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情景交融,十分和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