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依芳树,跏趺迹绿苔。
身忘群鸟近,坐久一花开。
移影高还下,看人去复回。
携书空置石,翻动任风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静坐沉思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偶尔依芳树,跏趺迹绿苔。”
- 关键词解释:
- “芳树”指的是芬芳的花木,通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景象或情感。
- “跏趺”是佛教中常见的坐姿,表示冥想或专注。
- “苔”是苔藓,一种生长在湿润环境中的植物,常用来象征生命的顽强或时间的流逝。
第二句:”身忘群鸟近,坐久一花开。”
- 关键词解释:
- “身忘”表示忘却自我,完全投入到周围的自然环境中。
- “群鸟近”意味着周围有鸟儿的存在,但诗人的注意力并未被它们所分散。
- “一花开”形容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暗示着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的繁荣。
第三句:”移影高还下,看人去复回。”
- 关键词解释:
- “移影”可能是指诗人的影子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移动。
- “高还下”描述影子由高处向低处移动的过程,可能是由于风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 “看人去复回”表达了诗人观察周围事物时,人或物的位置、动作不断变化,如同一幅流动的画面。
第四句:”携书空置石,翻动任风来。”
- 关键词解释:
- “携书”表明诗人携带书籍,可能在思考问题或寻找灵感。
- “空置石”可能是指诗人将书籍放置在石头上,象征着静坐沉思的状态。
- “翻动任风来”描述了书籍随意翻动,似乎任由风吹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在自然中的静谧生活场景。首句“倚树”设定了背景,随后四句分别描述了诗人与自然互动的不同方面,包括身体的感受、视觉的体验以及内心的感受。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