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德星聚,今朝大会开。
烟村历涧道,古洞傍林隈。
董子下帷愤,长沙治世才。
四方政多事,碌碌亦何哉。

【注释】

①会集孙少涧山房:会集,聚会。孙少涧,名不详。山房,书房。

②何处德星聚:何处有德行之星聚。德星,古代传说中天帝所乘的车子上常有一颗明星,称为德星。后以德星为贤能之人的象征。

③今朝大会开:“今”指今天。“朝”指早晨。“大”,这里用作动词。“会”,聚会。“开”,开始。

④烟村历涧道:烟村,烟雾缭绕的山村。历,通过。涧道,山谷中的小路。

⑤古洞傍林隈:古洞,古老的山洞。隈,山边、山曲处。

⑥董子下帷愤: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西汉思想家、政治家、儒家学者。“下帷愤”,意谓董仲舒因国事而忧虑、愤懑。

⑦长沙治世才:长沙,战国时楚国都城,故址在今湖南长沙市。“治世才”,治理国家的能力。

⑧四方政多事:四方,指全国各地。政,政事。“多事”,指事务繁多。

⑨碌碌亦何哉:碌碌,庸碌无为。“亦何哉”,即“也何哉?”意为:也真是糊涂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作者在赞美友人孙少涧山房主人的同时,表达了他对于时事的感慨。

起句“何处德星聚,今朝大会开”,诗人首先以德星之喻,赞美了孙少涧山房主人的高尚品德,表达了对他人品的崇敬之情。接着,诗人又以“今朝大会开”来点明聚会的时间和地点,使读者了解到诗人与主人的相聚是在何时何地。

颔联“烟村历涧道,古洞傍林隈”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聚会的环境和气氛。烟村,指烟雾缭绕的山村;历涧道,指穿行于山间的小溪;古洞,指古老的山洞;傍林木,指靠近树林的地方。这些景物描写,不仅衬托出了聚会的场所环境幽静秀美,更表现了主人高雅闲适的情趣。

颈联“董子下帷愤,长沙治世才”两句,诗人借典抒情。董仲舒,西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被尊为“儒祖”,是汉代儒学的代表人物。长沙,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湖南长沙市。这两句诗人用董仲舒和长沙这两个历史典故来赞颂主人的学识渊博和治理国家的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的忧虑之情。

尾联“四方政多事,碌碌亦何哉”两句,诗人对时事进行了评论。四方,泛指全国各地;政多事,指政事繁忙;碌碌,庸碌无为的意思。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政治的担忧,他认为国家的政事繁多,但那些庸碌无为的人却依然存在,令人叹息!

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悠远,既赞美了孙少涧山房主人的高尚品德和学识能力,又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忧虑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无奈感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