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阁藏身一斗方,夜深虚白自生光。
梁间来下徐生榻,座上惭无荀令香。
驿树雨声翻屋瓦,龙池月色浸书床。
他年贵竹传遗事,应说阳明旧草堂。

【译文】

晚上在汪氏园中住宿,

小阁幽深藏着身,一斗大的方床,深夜空明,自己生出光亮。

梁间落下徐生铺下的榻席,座上惭愧没有荀令君的香熏。

驿树雨声翻起屋瓦,龙池月光浸满书床。

将来有贵竹能传下遗事,应说阳明旧时草堂。

【注释】

(1)夜宿汪氏园:诗人在汪氏园中过夜。汪氏,即汪遵。

(2)小阁藏身一斗方:指小阁内空间有限,只能容纳一斗大小的床。

(3)夜深虚白自生光:指夜深了,月光洒满小阁,显得特别明亮。

(4)梁间:指房梁之间。

(5)徐生:即徐孺子,汉代著名的隐士。榻:卧具。

(6)座上:指座次上。

(7)荀令君:东汉末年名士荀彧,字文若。他曾任曹操手下的司空,后被曹操杀害。

(8)驿树:指驿舍旁边的树木。

(9)龙池:指庭院中的水池。

(10)贵竹:指珍贵的竹子。这里泛指竹子。

(11)遗事:遗留的事情。

(12)阳明:指王阳明(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他曾在赣州建立“阳明书院”,是当时文化教育的中心之一。

【赏析】

此诗作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诗人经过赣州,游览当地名胜古迹,夜宿汪氏园,写下这首七言律诗。

首联写诗人夜晚在小阁中住宿的情景。诗人巧妙地以“一斗方”来形容小阁中仅有的空间。“方”字既点出了小阁的大小,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而此时,月光透过小阁,洒满了整个空间,使得整个小阁都变得明亮起来。这一联诗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环境的空旷相映成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写诗人在小阁中的生活。诗人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梁间落下徐生铺下的榻席,座上惭愧没有荀令君的香熏。这里的“徐生”指的是徐孺子,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著名隐士;“荀令君”则是指荀彧,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士,曾担任司空等职。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引用了两位历史上著名的隐士和名士的故事,既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又展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

颈联写诗人在夜晚听到驿树雨声翻起屋瓦的声音,以及龙池月色浸满书床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声音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同时,也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在小阁中过夜时的宁静与舒适。

尾联写诗人对未来的回忆与期望。诗人希望将来能够将珍贵的竹子传下来,让后人能够记住这段历史;并且希望能够讲述阳明旧时草堂的故事,让人们更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这既是诗人对过往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期望与憧憬。

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巧妙的构思,将诗人在小阁中过夜的情景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既有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又有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