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隐真境,微境临通衢。
行役空屡屡,过眼被尘迷。
青林外延望,中閟何由窥?
方子岩廊器,兼已云霞姿。
每逢泉石处,必刻棠陵诗。
兹山秀常玉,之子囊中锥。
群峰灏秋气,乔木含凉吹。
此行非佳饯,谁为发幽奇?
奈何眷清赏,局促牵至期。
悠悠伤绝学,之子亦如斯。
为君指周道,直往勿复疑。

诗句解析

1 “西峰隐真境,微境临通衢。” :这两句描述的是西峰的景色,它隐藏在真实的环境中,但又靠近通达的道路。西峰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与世隔绝的境界。

  1. “行役空屡屡,过眼被尘迷。”:描述了行走中反复看到的事物,但最终都被尘埃所覆盖,变得模糊不清,表达了人生旅途中的疲惫与迷茫。

  2. “青林外延望,中閟何由窥?”:通过向外远望青翠的树林,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但又无法深入探寻其中的奥秘。

  3. “方子岩廊器,兼已云霞姿。”:这里提到了“方子岩”,可能是指一个有才华的人物或地方。“廊器”通常指才能出众的人,而“云霞姿”则形容其才情如同云彩和彩虹般绚烂。这两句可能是在赞美某人的才华和魅力。

  4. “每逢泉石处,必刻棠陵诗。”:每次遇到泉水和山石,都会写下诗文,说明作者喜欢在这些环境中寻找灵感和创作。

  5. “兹山秀常玉,之子囊中锥。”:这里的“兹山”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而“秀常玉”形容其美丽如玉。“之子囊中锥”则是一种谦辞,表示自己虽然有些成就,但仍然谦虚地认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努力。

  6. “群峰灏秋气,乔木含凉吹。”:描述了秋天的山峦和树木,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灏秋气”和“含凉吹”都传达了秋天的气息和凉爽的感觉。

  7. “此行非佳饯,谁为发幽奇?”:表达了此行并非为了庆祝,而是寻找一种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8. “奈何眷清赏,局促牵至期。”:表达了对美景的留恋和不舍,但又不得不离开。

  9. “悠悠伤绝学,之子亦如斯。”:这里的“绝学”可能是指对某种学问或技艺的追求。整句话表达了对这种追求的感慨和惋惜,同时也暗示了作者自己也有着类似的追求和执着。

  10. “为君指周道,直往勿复疑。”:最后两句可能是在鼓励对方坚定前行,不要因为疑虑而停滞不前。这里的“周道”可能是指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而“勿复疑”则表示不要犹豫或迟疑。

译文

西峰隐藏在真正的环境中,但它又靠近通达的道路。我常常在路上反复看到事物,但最终都被尘埃所覆盖,变得模糊不清。我渴望在青翠的树林外远望,但又不能深入其中探索其中的奥秘。我总是羡慕那些有才华的人,他们的作品就像云彩和彩虹一样绚烂。每次遇到泉水和山石,我都会停下来写诗。这些山峦和树木一年四季都保持着它们的美,给我带来清新的空气。这次出行并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而是去寻找一种独特的经历和感受。然而,我却被美景所吸引,无法自拔。我对这种追求感到遗憾,也许我自己也有这样的追求和执着。请你为我指出通往远方的道路,我会毫不犹豫地向前直进,不再有任何疑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旅途见闻和内心感受的抒情诗。诗人以西峰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意味,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