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紫峰亭远俗尘,百年遗迹又重新。
山如有主还须我,地不虚灵只在人。
草色绿回秋后雨,梅馨暖入酒前春。
斯文胜会元非偶,默想应知协鬼神。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题旗峰书院
青紫峰亭远俗尘,百年遗迹又重新。
山如有主还须我,地不虚灵只在人。
草色绿回秋后雨,梅馨暖入酒前春。
斯文胜会元非偶,默想应知协鬼神。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旗峰书院的赞美之情的表达,通过对书院的描述和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崇和对教育的热爱。
首两句诗“青紫峰亭远俗尘,百年遗迹又重新。”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的怀念之情。青紫峰亭象征着书院的庄严与庄重,而百年遗迹则代表了书院的历史沧桑。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书院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过去的留恋。
第三、四句诗“山如有主还须我,地不虚灵只在人。”则是诗人对于教育的看法。他认为,山如果有主,那么他必须亲自来管理;地如果不虚灵,那么就要看人如何使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教育的热爱。
接下来的四句诗“草色绿回秋后雨,梅馨暖入酒前春。”则是诗人对书院环境的描写。这里的草色绿回秋后雨,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让人心旷神怡;梅馨暖入酒前春,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这些描写不仅展现了书院的美丽景色,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最后两句诗“斯文胜会元非偶,默想应知协鬼神。”则是诗人对书院精神的总结。这里提到的“斯文胜会”是指书院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成就,而“默想应知协鬼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精神的认同和敬仰。他认为,书院的教育和学术成就超越了一般的文化水平,甚至能够影响到鬼神的存在,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任何偶然都无法比拟的。
这首诗通过对旗峰书院的赞美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的尊崇和对教育的热爱。同时,通过对书院环境、教学成果等方面的描写,也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