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话开元事,奚论晋武年。
水能依涧曲,觞复共谁传。
闭户看修竹,微吟佐野弦。
黄鹂偏逸兴,啼破柳花天。
【注释】
- 上巳:古人农历正月的巳日。唐制,以春日宴饮为乐事。独酌:一个人喝酒。
- 奚论:怎么比得上。晋武:指晋武帝司马炎,晋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开创了“太康之治”,使国家达到鼎盛时期,史称其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但晚年奢侈无度,导致民怨沸腾。
- 水能依涧曲:水能顺着山涧曲折流淌。
- 觞(shāng):酒杯。
- 闭户:关上门。
- 修竹:长而直的高竹子。
- 修弦:调紧琴弦。微吟:轻轻吟唱。
- 黄鹂:黄莺。偏逸兴:偏爱这清雅的环境,兴起了游玩的兴趣。
- 啼破柳花天:黄莺的鸣叫声惊起了满天飞舞的柳絮。
【译文】
不谈论开元盛世的往事,怎么评述晋武帝的功绩年华。
水能够顺着山涧曲折流淌,酒杯又该与谁共同传唱?
关门闭户观赏高高的竹子,轻轻地吟唱来辅助那野外的琴弦。
黄莺却偏爱这清雅的环境,啼叫打破了满天的柳絮。
【赏析】
诗题中的“上巳”是指唐代人定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春游活动,这一天是春光明媚,百花齐放的好时光,所以人们喜欢在这天出来赏花游春。这首诗就是描写这个节日里独自饮酒作诗的情景的。
首句写景:“不话开元事”。开元年间是唐朝的一个极盛的时代,但是诗人对那个时代并不向往。因为那个时期虽然物质文明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却也导致了后来的政治动乱。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开元盛世的不满,而是通过反问的语气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淡泊之情。
第二句:“奚论晋武年?”这里的“晋武”指的是晋武帝司马炎,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得国家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发展的新时期,被后人称为“太康之治”。然而,他的奢侈无度和纵情享乐最终导致了国力的衰退和社会的动荡。因此,诗人在这里并不是在评价晋武的政绩,而是在表达对晋武晚年行为的批评。
第三句:“水能依涧曲。”意思是说,水能够沿着山涧曲折流淌。这句诗虽然没有明确表达什么,但却暗含着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四句:“觞复共谁传?”意思是说,酒杯又要和谁一起分享呢?这里的“传”字可以理解为传递、分享的意思。然而,从字面上看,它也可以理解为“酒杯要和谁一起喝”。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自己的孤独感,或者是在感叹人生的无常。
第五句:“闭户看修竹。”意思是说,我关上了门,静静地欣赏着高高的竹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第六句:“微吟佐野弦。”意思是说,我轻轻地吟唱来辅助那野外的琴弦。这里的“微吟”可以理解为低声吟唱,而“佐”则表示辅助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展现了他的才艺和情感。
第七句:“黄鹂偏逸兴。”意思是说,黄鹂却偏爱这清雅的环境,兴起了游玩的兴趣。这里的“逸兴”可以理解为兴致、兴趣,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环境的热爱和向往。
最后一句:“啼破柳花天。”意思是说,黄鹂的鸣叫声惊起了满天飞舞的柳絮。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同时,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